????在“積極轉方式、精心調結構”進程中,煙臺市在不斷鞏固擴大傳統支柱產業優勢地位的同時,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扶持力度,著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今年前5個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0.1%;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389億元,增長27.9%,利稅418.5億元,利潤324.4億元,分別增長34.6%和36.3%,三項指標絕對額均居全省前兩位。 ????記者在綠色能源企業通用光伏能源(煙臺)有 ????相比傳統太陽能電池,通用光伏能源生產的非晶硅太陽能具有成本低、適應性強、便于大規模生產等優勢,被認為是太陽能電池未來發展的主導方向。通用光伏能源(煙臺)有限公司人資行政處總監但有志:“這個新興產業在國內算頂尖的,我們經過太陽能展已經得到印證,很多客戶已經陸陸續續來詢問我們。” ????作為我市第一家生產非晶硅太陽能電池的企業,通用光伏能源(煙臺)有限公司一期總投資9500萬美元25MW的生產線已于2009年底投產運行,這就意味著所有的電池板接受一個小時的太陽光照,就可以產生25萬度電。預計二期、三期工程將于2011年投產。通用光伏能源(煙臺)有限公司運營長萬資仁:“企業全部達產后,將形成年產130兆瓦的生產能力,年可發電40億度,節約標準煤16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00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12萬噸,具有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新能源產業是煙臺確定大力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在“積極轉方式、精心調結構”進程中,為進一步搶占發展制高點,我市不斷強化政策措施,大力發展以核電、風電、太陽能等為重點的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做大做強以萬華、氨綸等為龍頭的新材料產業,加快培育以麥得津、登海種業等為骨干的生物產業,培植壯大以中科院海岸帶研究所、東方海洋等為依托的海洋高技術產業;以“513”所為引領,鼓勵扶持航空航天產業發展。推動我市工業經濟持續快速發展。 ????今年,我市又在全省率先設立了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重點對國家、省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加以扶持,使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轉方式”的新引擎和“調結構”的突破口。通過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力爭到2015年,新興產業產值達到5000億元,成為全市新的支柱產業。 ????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風生水起,成為煙臺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的同時,我市傳統四大支柱產業規模不斷膨脹,集群效應進一步凸顯。以“項目推進年”為抓手,今年總投資550億元的化學工業園、30億美元的富士康科技工業園、60億元的南山高端鋁合金產業園、30億元的張裕工業園、25億元的通用東岳新增30萬輛汽車等一批規模大、技術高、輻射強的重大項目又先后啟動實施,為煙臺工業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今年前5個月,四大支柱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利稅分別增長28.3%和35.2%。大企業、大產業正成為煙臺趕超發展的“主力軍”。市經信委主任孫濤:“我們就是要通過轉方式、調結構,使重點項目規模化,產業結構集群化,新興產業高端化,優勢產業品牌化,同時,要開展節能降耗,發展低碳經濟,在可持續發展上實現新突破,最終推動全市的工業經濟實現轉型升級。”(記者 丁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