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提起膠河經濟區,不能不說蔬菜;而現在提起膠河經濟區,不能只說蔬菜。多產業齊頭并進,老產業升級換代,膠河謀“變”,膠河在變。 ????走進膠河,這個地處膠南市西北邊緣的鎮級行政區域,已不再是往日的舊模樣:駐地周圍新近竣工的一座座樓房,顯示著日漸繁榮的商貿經濟;大街兩邊鋪設的荷蘭磚,改變了以往的破敗不堪;一排排通用廠房,給蔬菜之鄉帶來了新的生機。而這一切,都是膠河經濟區管委謀“變”的結果。 ????近年來,隨著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農村剩余勞動力越來越多。讓更多的“周莎莎”們實現就業,發展三產和招商引資是最直接的途徑。為此,膠河經濟區以駐地為載體,規劃了商貿區,吸引民間資金興建起商貿一條街。同時,通過環境整治,改變駐地面貌,增強招商引資的吸引力。這幾年,先后有青島泓芊工具有限公司、青島玨晶電子有限公司、青島膠河馬鈴薯合作社冷藏庫等企業在膠河經濟區落戶,為農村剩余勞動力提供就業崗位1000多個。 ????膠河經濟區的“變”,不僅僅體現在由單一農業產業向多元化產業的過渡。膠河經濟區經貿中心副主任張森國說:“近年來,我們在搞好農業產業化的同時,以招商引資為突破口,大力發展駐地經濟,這樣,不僅改變了農民單一的增收渠道,還增強了農業引進新品種、新技術的能力。.” ????有了工業反哺農業,膠河經濟區蔬菜產業也由“大路貨”向高端市場挺進。在蔬菜新品種的更新和新技術的應用方面,每年僅菜農投入的資金就達200多萬元。膠河經濟區先后培育出專供火鍋店的彩色白菜,專供肯德基、麥當勞快餐的大西洋土豆,專供元旦、春節市場的七彩椒,以“奧運食品”為標準、專供各大超市的“博洋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