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南區八所初中校長暢談均衡教育發展: 青島第五中學校長 董 濤 補齊市南區東部教育短板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公平,是實現公平“最偉大的工具”。作為校長,我的教育追求是:人人有進步,人人有發展。讓師生多一份自信、多一份能力、多一份美好回憶。 “把五中建設成為青島市東部優質學校,辦人民滿意的學校”,這一學校定位贏得了學校干 經過三年的拼搏,五中從招生低谷時的164人、到2009年招生301人、再到2010年招生337人,三個數字反映出青島五中三年的發展進程。中考質量也連續兩年提升,2009年中考普高達線率比2008年提高了八個百分點,2010年又提高了兩個百分點,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如果說教育是國家發展的基石,教師就是奠基者,有好的教師,才能有好的教育。爭創“學習+反思+創新”的智慧型教師是我校一貫的倡導。教師隊伍不斷取得新成績,2010年24人次參加省、市、區優質課比賽分獲一、二等獎,位居全區前列。目前學校擁有市學科帶頭人和市教學能手等榮譽稱號的教師共35人,市學科中心組成員6人,區中心組成員11人。以書香提升學生精神氣質是我校堅定的追求。《弟子規》、《論語》等國學經典走進了課前二分鐘,學生三年讀書計劃、“小班化”研究、高效課堂探索帶動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隨著市南區優質教育均衡發展步伐的邁進,青島5中將抓住新的機遇,開拓進取,為辦人民滿意的學校不懈努力。 青島第七中學校長 王衛 讓每一位師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快樂 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是社會進步的體現。作為一個家長,我是為之高興的擁躉者,作為一名校長,我是當仁不讓的踐行者!依托近80年辦學歷史的文化底蘊,我堅信:青島七中能夠交出一份讓家長滿意的教育答卷;它關于優質,指向均衡! 沒有理念的辦學是草率的,理念的要義是與時俱進。 “讓每一位師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快樂”,這是我們在新的發展坐標中給自己的嶄新定位。師有成,生有獲,教學相長,讓每一個七中人都享受到優質教育的暖陽,是我們的目標,更是我們的責任。 沒有目標的發展是盲目的,目標的關鍵是明晰可行。我們的目標定位是“把青島七中建設成為島城一流初中學校”。這里的“一流”不僅指七中要有一流的硬件裝備、一流的師資隊伍,更要有一流的學校文化。其著力點是:建設學習型學校。讓讀書成為七中人的習慣,讓書香伴我們共同成長。學會了學習,一流目標的實現便自在其中。 沒有成果的教育是蒼白的,成果的主體是每個孩子。七中不僅能培養出中考狀元,培養出被保送到美國芝加哥大學、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北京大學等國內外一流大學的優秀青年學生,更能培養出“體魄強健、行為文明、學有所長、各有發展”的合格人才。讓選擇七中的每一位家長都綻放笑容,是我們的祈愿,讓優質均衡教育在我們學校扎根開花,是我們的追求! 青島第二十四中學校長 劉松山 建設市南區西部一流名校 市南區整合優質教育資源,推進區域教育均衡發展,為我校發展帶來千載難逢的機遇。保持教育均衡高位發展,需要培植可持續發展力,為此,我校提出了學校發展“一二三”。 “一”是“自主發展、人人成功”的辦學理念,就是以人為本,為每一位師生搭建發展的平臺,促進教師、學生和學校全面、和諧、可持續發展,把學校辦成社會滿意、家長放心的青島西部名校。“二”是學校發展要通過科研興校和文化強校兩條途徑來實現,即突出科研氛圍和彰顯 “誠勤”文化特色。 “三”是學校實施創“名師”、“名生”、“名校”工程,為學校確立了發展目標,努力實現教育質量穩步提升、辦學富有特色、享有較高社會聲譽的市南區西部名校。 自2008年以來,學校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一是區委區政府投資近兩千萬,改建一棟教學樓,整修全部校舍,教學設施和設備完全按省規范化學校標準配備。二是現有省市級稱號的教師36人,區級稱號的12人,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56人,占教師人數的70%。三是依托華東師范大學高校優質資源,使教師整體水平大有提高,有兩人獲得“華東師范大學優秀教師”稱號。四是招生數逐年增加。由2008年的22個教學班,擴大到30個班,近1200名學生,教學成績和辦學質量連年提高。我相信在市南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大好形勢下,學校必將取得更加輝煌的成績! 青島第四十八中學校長 李成勝 建設全市第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 投資過億元,占地33畝,按照“經濟型國際準二代學校”建設標準,在青島48中舊址,打造一所“現代化、國際化、特色化、信息化”的高水平九年一貫制學校,這是市南區委、區政府為“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打造現代化教育強區”的又一重大舉措,作為48中的校長,我和學校的老師們倍感歡欣鼓舞。 我認為,九年一貫制學校具有其得天獨厚的辦學優勢,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九年制辦學貫穿整個義務教育階段,對中小學順利銜接和學生健康成長極其有利。我們將根據這一特點,對學生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目標進行整體設計,并分解成階段性培養目標,將一個個小目標連成串,最終達成 “為學生終身發展和人生幸福奠基”的目的。二是九年制辦學有利于教育資源的整合及利用,使有限的教育資源發揮出最大的效益。我們將充分發揮這一優勢,著重在師資力量的優化重組和素質提升上狠下功夫,通過內部打造、外部引進等途徑,著力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三是九年制學校對培養學生的特長有著獨特的優勢。以前由于中小學分設,往往使學生的特長培養中途停頓下來,而九年制學校則可以使學生的特長培養從小抓起,并得到延續。我們將尋求與國內高校合作,積極打造一所具有藝術教育特色的九年一貫制學校。 我堅信,在不久的將來,一所讓人民滿意的高水平九年一貫制學校將屹立在市南區西部。 青島第五十七中學校長 吳秀偉 開創島城初中外語特色興校的先河 辦學要均衡,更要有特色。正確處理好學校辦學特色與教育均衡發展的關系,是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關鍵。青島57中于1990年建校,20年來,全體師生以“省身明德、勵志行遠、自信弘志、自強行健”的精神締造出了一條充滿希望的新路。2008年我校與中國教育學會聯合創辦 “青島外國語實驗學校”,在島城初中開創了外語特色立校興校的先河。 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陽光沐浴了市南大地,地處東部新區的57中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親身感受這一巨變,作為校長,我深感振奮,更覺重任在肩,深入進行“文化引領,特色提升”改革實驗,關心每一位孩子的幸福成長,造福于家庭、讓社會滿意是我們不懈的追求。 “每天進步一點點”是學校精心印制在學生《省身日記簿》扉頁上的一句話,也是我們對學生的殷切期望。學生堅持寫“省身日記”,構建“家、校、生合一”的“省身工程”,學生、教師、家長的共同參與,為學校積淀了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 外國語特色辦學在 “小班教學、引進教材、聽說領先、讀寫跟進”的實踐中,獨辟“雙班制、雙師制、雙教材、雙課程”的蹊徑;“聘請外教,開設德語法語選修課、組織外語節”等舉措發展了中西合璧的校園文明;“與美國兩所中學簽訂友好協議,同青島大學對外交流中心合作,讓留學生走進中學校園”為學生打開了學習異國文化的窗口。學校以外語學科為龍頭,帶動各學科齊頭并進,以教師的發展成就學生成長、提升辦學質量。實踐是永無止境的,“廿年辛苦譜華章”,我將帶領老師們在改革、探索、驗證、發展的道路上執著前行。 青島第二十六中學校長 劉曉云 均衡發展不是削峰填谷 作為一名校長,我最喜歡的一個詞就是“與時俱進”,最欣賞的一句話就是“發展才是硬道理”,最大的幸福就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在均衡教育的形勢下,市南區提出辦“優質均衡”教育的思想,?體現了“揚峰平谷”的發展策略。 作為一所優質初中,我們在均衡教育的政策中找準了自己的定位,那就是以可持續發展確保“優質”品牌,以現代課程建設凸顯“特色”魅力。過去,因為把教師隊伍當做第一資源來抓,所以就大大縮短了創優質學校的歷程。今天,適逢《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頒布之時,機遇再次來臨。特別是新建學校以“國際準二代”的設計理念和建設標準,使我們又站在了新的更高的起點上。新學校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為師生的科學發展預留了充足的空間,也為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提供了優越的條件。未來,我們共同的愿景就是建設“崇尚人文的現代化示范學校”,我們的“人文”很簡單,就是時時處處將“人”放在第一位;我們的“現代化”很全面,人的現代化是核心,觀念的現代化是先導,手段的現代化是保障;我們的“示范”很淺顯,它不以名次為標準,只是想以我們的探索與同行分享。目標已定,條件俱備,只待遠航,駛向讓學生主動健康的成長,使教師智慧幸福的工作,促學校科學和諧發展的理想彼岸。 青島第五十一中學校長 劉青山 特色添彩 優質助力 五十一中,是市南東部崛起的初中,是市南教育均衡發展的規范化學校。在新三年規劃中,我們將打造“一所提供優質均衡教育服務的學校;一所具有現代學校制度特征的學校;一所市南區的教育品牌學校”。 教育均衡發展是一種發展目標,更是一種教育發展過程;教育均衡發展是教育發展的目的,更是一種促進教育發展的途徑。秉承“堅持內涵發展,提升辦學品質”的發展思路,我們大力進行學校的特色課程建設。上好心理健康課,教給學生必要的心理疏導方法,關注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開好體育特長訓練課,充分利用體育場和體育館的硬件優勢,扎實進行羽毛球和軟式壘球的特長訓練;搞好選修活動,全校學生進行走班制選修活動,給學生一個全面學習的新視角;嘗試自主學習課,實行學生自主管理的新模式,督促學生由“被動學”向“主動學”轉變,由“幫助學”向“自主學”轉變。 按照市南區教體局整體規劃,學校與青島26中簽訂“優質學校帶動工作”合作協議,陸續開展教學研究、德育管理、教師隊伍建設、教科研等多方面多形式的有效帶動,還攜手對初三優秀直升生進行專題培訓,兩所學校直升二中的錄取率均為100%,取得了教育質量和社會聲譽的雙豐收。 隨著市南教育的日新月異,五十一中也愈加關注如何保持優質均衡的發展態勢,努力實現辦學規模與辦學效益協同發展、教師素養與學生素質同步提升、教育質量與辦學特色全面彰顯,讓更多的孩子受益,讓更多的家庭提高幸福生活的指數! 青島第五十九中學校長 李長城 真心關愛每一位學生 “以受教育者的全面發展為根本,從受教育者的發展需要出發,努力創造相對均衡的受教育機會,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力求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均等地獲得自身發展所需的優質教育,始終做到心中永遠裝著學生,讓學校成為學生成長的樂園,讓家長滿意放心”。這就是我,一個初中校長對教育均衡發展的定位,也是五十九中的追求。 說起五十九中近年來的發展,我認為有這樣幾句話在起作用:宗旨明,方可行動正;出名師,才能育英才;有特色,方能創名校;文化興,定能潤人心。 “育人為本,真心關愛每一位學生”是我們的辦學理念和宗旨,“讓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是我們的使命。“質量立校,強校必先強師”,我們揚師德、強師能、鑄師魂,精心打造優秀教師團隊,擁有區級以上稱號的優秀及骨干教師數量占到了教師隊伍的40%以上。名師育英才,學生每年都有100多人次在各級各類競賽中獲獎。 “特色興校”,我們已被中國教育學會授予全國英語教學研究示范學校、被全國當代語文教學研究會授予語文教學特色學校。 “文化強校”,以學習求發展成為學校文化的核心,為學生的成長提供著持久的動力。這就是我所在的青島五十九中,一個在教學質量、育人水平和社會聲譽等三個方面均獲得顯著提高,迅速發展著的學校。 不久的將來,一個學生成長的樂園就會呈現在大家面前,那就是我們的五十九中,一所青島市一流的初中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