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就在國務院《文化產業振興規劃》發布一個月之后,來自深圳的文化科技巨頭、國內文化主題公園新銳——華強集團的文化科技產業基地項目也正式落戶青島。 ????據統計,2010年,包括華強在內,青島開工建設的文化產業大項目達53個,總投資額393.55億元。其中于今年5月深圳文化產業博覽會上簽約的鳳凰島影視演藝中心和膠州少海新城文化旅游項目,總投資額就達130億元。青 ????文化產業呈現多元投資格局 ????6年前,王書琴在青島創辦新未來文化產業人才培訓學校,僅過了兩年,她已從培訓學校校長變身為一家自創動畫公司老板,進而又創建了省內首家動漫集團——青島歐亞世紀國際數字影視有限公司;與此同時,青島軟件園業已迎來動漫自主創業者入駐的高峰期。如今,為動漫制作項目尋找多元有效的融資渠道,則是身為董事長的王書琴的重要工作內容。 ????過去6年間,王書琴的個人履歷便是民營資本大舉進駐青島文化產業并不斷發展、擴容的縮影。據統計:青島目前已經培育和形成了包括動漫游戲、影視傳媒、文化產品研發制造、出版發行、印刷、創意設計等在內的六大優勢文化產業,發展速度年均達到21%以上。而在這些主導性文化產業中,民營資本的比例占到了80%以上;在青島動漫創意產業協會60余家會員單位中,民營企業會員的數目超過了90%;而在文化產業園區項目中,由民營企業投資興建的更是超過了半數。 ????非公有資本在文化領域伸展拳腳的同時,國有文化單位也在文化體制改革的時代洪流中發生著嬗變:青島出版集團成立;青島日報報業集團《老年生活報》合資組建有限責任公司;青島歌舞劇院、青島京劇院、青島話劇院三個市級專業文藝院團掛牌轉企改制,…… 由此帶來的是國有文化市場主體的不斷壯大。 ????目前青島已形成了包括青島日報報業集團、青島出版集團、青島新華書店集團、青島有線網絡集團等國有文企在內的10大龍頭文化企業,和以歐亞世紀國際數字影視有限公司為代表的民營資本為主體的重點文化企業,其中銷售收入超過億元的文化企業就有85家。青島文化產業的多元投資格局初現端倪。 ????投資環境日益優化 ????2009年,青島市政府啟動了5000萬元的文化產業專項資金,在這一年,全市共有32個文化產業項目通過申報審核,分別以配套資助、項目補給、貸款貼息、獎勵等不同方式獲得了數額不等的資金扶持。 ????“要憑借如此有限的資金來推動全市文化產業的發展顯然是不夠的,但它是一種激勵,體現了城市對于文化產業發展的關注度。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廣新局局長姜正軒說。他還特別提及了進駐青島話劇演出市場不久的民營SY實驗劇場,表示今后文化產業專項資金還應特別向那些為青島文化產業發展與完善作出貢獻的中小文化企業傾斜。這也正是2007年郭磊從深圳北上青島創立靈鏡數碼動漫制作公司的原因。他告訴記者,這幾年青島正逐步為優化地方文化投資環境完善一系列的政策和機制,他看好的是青島動漫產業發展的瑰麗未來。 ????從2009年開始,青島在出臺《青島市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規劃》和《關于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基礎上,又制定出臺了《關于扶持動漫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了針對動漫產業的具體優惠和獎勵措施。 《青島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專項規劃》也將于今年年內出臺,為地方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具體指南。 ????還是在2009年,王書琴和郭磊都坐在了與招商銀行的簽約席上,與他們一起的還有其他13家青島文化企業。受全球金融危機,以及銀行信貸門檻高、擔保評估體系不健全等多方面影響,青島中小文化企業普遍遭遇了資金瓶頸。為此,青島市文廣新局與中國人民銀行青島市中心支行聯合出臺了《關于青島市金融支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金融支持文化創意產業的舉措,并率先與招商銀行青島分行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書。青島也成為全國與金融機構合作的首個達成貸款合作協議的城市。 ????“唯有政府相關部門樹立服務于文化企業的意識和觀念,才能在文化創意領域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姜正軒說。 ????文化產業園區集聚效應凸顯 ????“騰籠換鳥”,是青島特別給予老廠房文化產業開發利用模式的稱謂,如今它已成為文化產業園區化發展特色的青島模式。 ????位于南京路100號的青島創意100產業園成為其中的“經典”范例。園區負責人、青島麒麟文化有限公司總經理鄧斌告訴記者:“園區發展四年來,已有國內外80家創意企業入駐,帶動園區內就業3000余人。去年園區實現營業收入約3億元,并拉動了相關產業及周邊經濟發展。 ” ????在青島,被改造成文化產業園區的還有:青島醫療儀器廠、青島元通電子元件廠、青島顯像管廠、青島卷煙廠等一批老企業的廠房,隨著中心城區的老工業向郊區工業園區的轉移,這些留在城市中的舊廠房現在已變身為中聯創意廣場、中聯創意山谷2.5產業園、1919創意產業園、青島天幕美食城、紅錦坊藝術工坊等一批具有產業輻射力的新型文化產業園區。 ????老舊廠房得以延續文脈,青島特色文化街區的興建也實現了城市歷史文化資源與都市新興文化產業的有效整合,迸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青島文化街、海云庵民俗文化街區、1388文化街等一批特色文化街區,已成為青島文化產業集群化發展的重要標志,為文化產業發展增強了后勁。據統計,截至今年上半年,新建成的特色文化街區18條,總長度達到15公里,年營業額超過90億元。 ????與此同時,結合青島文化資源優勢積淀,影視產業園區建設在青島也漸成集聚之勢:位于開發區的鳳凰島國際影視演藝中心和鳳凰島影視動漫創意城、位于即墨的影視博覽園、位于嶗山區的中國電影交易中心將共同串聯起青島影視發展的產業鏈;城陽的韓家民俗村和膠州的秧歌城則是產業園區發展與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保護與開發的有機結合。 ????不僅如此,圍繞“環灣保護、擁灣發展”的城市發展戰略,青島業已形成了“環灣文化產業帶”,青島重點引入的文化產業大項目在這里聚集,其中大型產業園區建設更是重中之重。華強文化科技產業基地、青島國際動漫游戲產業園、世正樂器研發制造基地、達尼畫家村、青島翰墨泉出版物物流中心、山海經文化產業基地等園區已成規模效應,以大項目為引領的青島文化產業無疑正在成為青島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李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