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青島港集團董事局主席、總裁常德傳幾乎在每年的兩會上都會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 ????這位從裝卸工開始做起一直在青島港集團工作了42年已經65歲的總裁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始終充滿激情:“我還沒想過退休的事情。” ????“我的目標就是將青島港建設成為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 常德傳給出記者的一個注腳是,山東省正在制定省內港口資源整合計劃,山東省政府將以青島港為龍頭、日照港(600017)和煙臺港為兩翼,橫向整合省內其他港口企業。 ????這一目標面對的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競爭,所以常德傳認定了一個方向,“青島港將和天津、大連以及膠州灣的眾多港口合作。” ????抱團取暖的成效 ????應對金融危機讓常德傳嘗到了“抱團取暖”的甜頭,而青島港集團也在這場危機中彰顯了大企業風范。 ????港口和航運,是最能靈敏反映經濟景氣狀況的地方。回憶起金融危機帶來的沖擊,常德傳依然能感到陣陣的寒意:“船少了,貨也少了,感覺有些蕭條。” ????“2008年10月,青島港吞吐量銳減,鋁礬土下降60%、鋼鐵下降51.3%、化肥下降97.7%。”常德傳掰著手指對記者說,“往年,我們的總吞吐量多是兩位數增長,有時甚至能達到20%,但去年卻只有5%。” ????不過,青島港經受住了危機的考驗。常德傳說:“去年,我們和日照港(600017)、煙臺港進行了戰略聯盟合作,‘抱團取暖’,取得了不錯的效果,3個港口的總吞吐量達到了6億多噸。” ????2008年9月,由于貿易的大幅萎縮,致使全球空箱大量閑置、急需場地堆存。青島港兵分六路深入到各大船運公司了解具體情況,先后與13家船運公司簽約,在青島港建立空箱封存基地。 ????緊接著,又與煙臺港、日照港結成三港戰略聯盟,共同進退——一個新的東北亞國際港運中心初現端倪。 ????“我先后走訪考察威海港、煙臺港、龍口港、日照港、連云港(601008),與兄弟港口攜手并肩,共克時艱。還與80多家包括世界500強企業在內的國內外優秀供貨商舉行戰略合作年會,開拓更為廣闊的供需合作前景,打造更多合作機遇,實現了港企聯盟、合作發展。”而談到青島港集團的業績時,常德傳目光中充滿了自豪,“2009年,在全國港口吞吐量普遍下滑的寒冬中,青島港吞吐量逆勢而上,實現了5.1%的提升。在全國港口集裝箱作業普遍下滑15%-20%的情況下,青島港集裝箱卻實現了2.4%的正增長。” ????港口整合的阻力 ????“去年青島港利潤達到8個億,今年下半年目標是大碼頭項目盡快上馬。”常德傳毫不諱言來自上海的壓力,隨著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建立,青島港在全國港口中的競爭壓力陡然增大。 ????“去年以來,青島港加快建設的步伐從未放慢。前灣四期工程順利通過國家驗收,正式交付使用。小港池流程化技術改造二期工程與前港裝車線技術改造工程竣工投產,一年可減少礦石搬倒1500萬噸,提升裝車能力40%,不僅節省人力物力財力,而且節能減排。液體化工碼頭后方罐區五期工程4個5萬方大油罐、液化續建三期工程LPG大碼頭拔地而起。”在常德傳看來,這也是山東建設藍色經濟區的需要,港口資源的整合也成必然。 ????“因為目前部分地區的結構調整轉變方式貪快求全不合理。”常德傳不無憂慮地說,“目前國家部分地方轉運方式依靠消耗大量的資源,不科學,在經濟發展的過程當中盡量減少資源消耗,保護環境,才是持續的發展之路。” ????“港口結構要盡快調整,集裝箱發展速度在危機下開始減緩,碼頭建設需要調整,應該在建設方面加大力度,適應國家國民經濟需要,轉方式調結構是當務之急,沿海港口的發展要有通盤的考慮。”常德傳建議說。 ????常德傳透露,目前,青島港、日照港和煙臺港已經結成戰略同盟,三方互相入股也正在考慮中,但具體操作思路現在還沒有。 ????今年1月,寶鋼集團及所屬寶鋼資源公司、中海集團所屬的中海投資公司和中海碼頭發展公司、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全資子公司國投交通已經參股煙臺港。 ????“過去和這幾家央企與煙臺港就有業務往來,但沒有資產紐帶。”常德傳坦言,山東省內三大港口的整合將面臨一定的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