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會變身“名車展” 如黃先生所言,民辦學校高昂的學費,一般的工薪階層家庭很難承擔,那到底都是什么家庭的孩子在讀民辦學校呢?上周五,趁各學校召開寒假前的家長會的機會,記者到各民辦學校周邊做了調查。 在市南區一所民辦學校附近,學校周圍的五六條馬路上全停滿了前來開家長會的私家車,能開上車私家車在島城不算是什么稀奇事,但看到停在周邊馬路上的學生家長們的座駕,記者還是 在該學校門口,記者隨機調查了近20名學生家長,有15名學生家長都表示擁有自己的公司,但不愿意透露自己的收入,有兩位學生家長表示自己是高校老師,承擔孩子學費不成問題。“我們那個小區大部分孩子都在這所學校上學。”家住東部佳世客附近居民小區的一名家長告訴記者。 孩子攀比誰家房多 盡管大部分學生家庭大都家境殷實,不過還是會有差別,在這種環境下,孩子的攀比就不可避免。市民趙女士的女兒在新世紀小學讀6年級,她曾經動搖過是否需要給孩子換一個環境,“在一般的學校里,孩子也會有攀比心理,大都是羨慕別人的一件新衣服或者一雙新鞋子,但在女兒學校里,孩子們相互之間炫耀的大多是誰家住別墅、誰家的房子多,誰的父母開的車好,誰的父母又帶孩子去歐洲旅游了……”趙女士說。 同樣讓趙女士感到不安的是,學生家長的強勢也導致了老師們誠惶誠恐,“很多家長社會關系比較廣,一旦老師有什么問題,家長第一時間就會找到校長。”趙女士認為,老師的戰戰兢兢會影響教學理念的執行,因為在執行的過程經常需要根據家長們的意志進行修正,不可避免地會變成對家長和學生的一種迎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