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大查辦違紀違法案件工作力度,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查辦案件是懲治腐敗、加強監督最有力的手段,也是反腐倡廉取信于民的重要體現。針對當前一些領域腐敗現象易發多發勢頭,必須把查辦大案要案與對重點領域的專項治理結合起來?!稕Q定》從3個方面對查辦案件工作提出了進一步要求。一是在堅持中央確立的辦案重點基礎上,根據當前案件特點和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提出嚴肅查辦發生在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 (三)以加強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監督為重點,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機制。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是有效預防腐敗的關鍵?!稕Q定》強調以加強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監督為重點,建立健全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推進權力運行程序化和公開透明。一是在堅持和完善“三重一大”制度,即“凡是重大決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項目安排和大額度資金使用等重要問題,必須經集體討論作出決定”的基礎上,進一步強調凡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決策都要向社會公開,接受群眾監督。二是對落實《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進一步提出了要求。強調嚴格執行和不斷完善領導干部述職述廉、誡勉談話、函詢、質詢、罷免或撤換等制度,要求地方黨委常委會把廉政勤政、選人用人等方面工作作為向全委會報告的重要內容。著眼于增強黨政領導干部的責任意識,結合落實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實行黨政領導干部問責的暫行規定》,提出推行黨政領導干部問責制、廉政承諾制、行政執法責任制。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試行)》,要求加強和改進巡視工作,健全巡視工作領導機制,選好配強巡視干部,完善巡視程序和方式,提高巡視成效。推進黨務公開,在現有試點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強調健全黨內情況通報制度,及時公布黨內信息,暢通黨內信息上下互通渠道。三是完善紀檢監察機關派駐機構統一管理,完善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加強對財政資金和重大投資項目審計。四是整合監督力量,提出堅持黨內監督與黨外監督、專門機關監督與群眾監督相結合,發揮好輿論監督作用,增強監督合力。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要緊緊抓住監督重點,完善監督制度,綜合運用各種監督形式,切實加強事前、事中、事后監督。要把加強對干部的監督同信任干部、保護干部、激勵干部統一起來,充分調動廣大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使廣大干部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 (四)深化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推進反腐倡廉制度創新。黨的十六大以來,反腐倡廉制度建設進程加快,改革力度逐步加大,成效明顯。實踐證明,堅持用改革的辦法解決導致腐敗現象發生的深層次問題,是有效預防腐敗的根本途徑。《決定》強調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深化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化、法制化水平,抓住了反腐倡廉建設的關鍵。在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方面,提出加快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與市場中介組織分開,進一步減少和規范行政審批。在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方面,提出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健全執法過錯、違紀違法責任追究等制度,保證公正司法。在財政體制改革方面,提出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和規范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加強財政性資金和社會公共資金管理,徹底清理“小金庫”。在金融改革方面,提出健全金融市場機制,加強金融監管和內控機制建設,完善金融賬戶實名制,有效防止和嚴厲懲處利用證券市場和資本運作等手段進行腐敗活動。在投資體制改革方面,提出完善政府重大投資項目公示制和責任追究制。在推進現代市場體系建設方面,提出按照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現代市場體系要求推進相關改革,建立健全防止利益沖突制度,完善公共資源配置、公共資產交易、公共產品生產領域市場運行機制。在國有企業改革方面,提出完善國有企業權力運行制衡機制、薪酬激勵和約束機制。解決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腐敗問題,要堅持一手抓懲治、一手抓預防。既要集中力量開展專項治理,對已經暴露出來的腐敗問題,抓緊查處;又要深化改革、創新制度、強化監督,從源頭上鏟除腐敗現象滋生的土壤,帶動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的整體推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