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10月27日訊 建設惠民社會的當前,著力解決市民住房難、農民住房難、企業發展難、行業管理難等“四大難題”成了市建委重點工作之一。記者從市建委獲悉,截至目前,已啟動的50個項目中已有11個實現回遷安置、回遷居民11274戶;到年底,竣工回遷項目將達到25個,回遷居民2.4萬戶。 2009—2011年新建農房16.6萬戶、完成農村危房改造2.2萬戶的目標。截至目前,全市農 今年以來,我市啟動改造筒子樓60棟、其中52棟已竣工,惠及居民1884戶;共整治舊住宅區6片,惠及居民11367戶。 啟動50個項目11個實現回遷安置 回遷11274戶 “截至目前,啟動的50個項目中已有11個實現回遷安置、回遷居民11274戶;到年底,竣工回遷項目將達到25個,回遷居民2.4萬戶。”市建委主任湯吉慶告訴記者,建委在開展“親情改造、為民解憂”活動中,2008年以來,市政府連續兩年將筒子樓改造列入市辦實事范圍,通過改擴建,為每戶增設廚房和衛生間擴大使用面積約11.2平方米,增設水、電、燃氣設施,檢修樓道、墻體、電氣線路,房屋使用功能及周邊環境得到極大改善。 今年啟動筒子樓改造60棟 52棟竣工惠及1884戶居民 同時,市政府將舊住宅區整治作為一項惠民工程,通過拆除大量違章建筑,新增健身休閑設施,公共服務功能實現了質的提升。在開展的“親情改造、為民解憂”活動中,積極統籌各方面力量加快筒子樓改造和舊住宅區綜合整治施工進度。今年以來,我市啟動改造筒子樓60棟、其中52棟已竣工,惠及居民1884戶;共整治舊住宅區6片,惠及居民11367戶。 啟動15棟租賃房 12棟樓已完工 在開展的“心系夾心層、情暖老百姓”的活動中,為解決既不屬廉租住房保障范圍又無力購買經濟適用房的“夾心層”居民家庭的住房問題,我市創新建立了租賃住房保障方式。由市財政投資,嚴格按照現代化小區的規劃設計,在全國率先集中建設租賃住房3000套。學習實踐活動期間,市建委組織開展了“心系夾心層、情暖老百姓”活動,加快推進租賃住房建設。截至目前,15棟租賃住房中,12棟樓已經完工,將在近期驗收交付使用;其余3棟將在年底前完工。 2009—2011年新建農房16.6萬戶 著力解決農民住房難問題。湯吉慶表示,目前我市農村住房仍有較大缺口,特別是近郊農村農民住房緊缺,部分農民三代、甚至四代同堂,改善住房需求強烈;遠郊農村農民住房仍以平房為主,建筑質量、抗震能力、居住條件都較差,農村住房配套水平也較低,全市尚有危房近2.2萬戶。 學習實踐活動中,市建委積極牽頭,勇挑重擔,與三區五市政府高度聯動,著力推進農村住房建設與改造危房,完善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進一步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確保廣大農民分享更多改革發展成果。出臺了《關于加快農村住房建設與危房改造的實施意見》,確定了2009—2011年新建農房16.6萬戶、完成農村危房改造2.2萬戶的目標,同時著手實施農民經濟適用房建設、村莊集中改造、農村自建房與危舊房改造“三大工程”,并從資金、用地、信貸、技術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