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奧視點】 2010年國家公務員報名工作已過半,截至10月19日,報名人數已超過80萬,報名數量仍在與日俱增,19日當天的報名人數比18日多了104969人。 “你報公務員了嗎?”已成為近日親朋好友們見面的問候語。對眾多高校畢業生來說,在如今工作越來越難找,工資待遇越來越差的市場大環境里,考公務員似乎成了“必修課”,很多班級甚至出現了全班100%報名的情況;而對那些在社會上已經混過幾年,當初的工作激情早已消磨在時光隧道里的“過來人”來說,一年一度且場面越來越壯觀的“國考”似乎也越來越有誘惑,“要不我們也報個名考考,看看今年運氣怎么樣?”。 愈來愈熱的“國考”到底說明了什么? 是大家都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做人民公仆了?如果真是這樣,當然值得我們自豪一番。但事實并非如此。從今年的報名情況就可以輕易分析出來。19日當天,競爭最激烈的是廈門海關廈門地區隸屬海關辦事處“現場監管”一職,比例高達1173.75:1;而邊遠地區,職位流動性較大的地區卻少有人報,像國家海洋局、中國地質調查局等專業性較強、工作條件相對艱苦的崗位都是零報名合格。這充分說明,多數人看重的是公務員這一崗位的穩定、清閑、收入高、待遇好,是老百姓眼里的“金飯碗”,是個“有面子”的好工作。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找工作適合自己最重要。但在日漸浮躁、大家越來越注重結果不看過程的今天,興趣、適合這樣的字眼顯得可有可無,生存似乎變得更重要。 這些也都無可厚非,但問題的關鍵是,多數人都只看到公務員光鮮亮麗的一面,這份工作背后的繁雜、委屈、辛苦、壓力此時沒有看得到。每份工作都有自己的光彩和無奈。一位去年剛考上公務員的大學生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說,在參加工作之前,我也和多數人一樣,把公務員當成天底下最好的工作,但進了單位之后,發現并不如此。無論在哪一份工作上,也許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才是永恒不變的真理。(青島新聞網 孫璐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