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是長假后上班第二天,四川民企騰中重工與美國通用汽車聯手,搶在此刻宣布騰中騎悍馬收購協議正式簽署的消息,可謂深諳大眾傳播學利用人們的“新聞饑渴”來放大傳播效應之奧妙。 ????根據媒體互相“轉載”的最終協議條款,騰中重工將獲得悍馬品牌、商標和商品名稱的所有權,同時,擁有生產悍馬汽車所必須的具體專利的使用權。買方還將承接悍馬與現有經銷商簽訂的經銷協議。為維持收購協議的神秘性以供繼續炒作 ????騰中欲騎悍馬的消息,最早曝光于今年6月3日,7月中旬至8月中旬,騰中重工先后單方面宣稱,此項交易已獲發改委和商務部認可,但旋即遭致兩大政府機構的斷然否定。 ????現如今,在眾看客眼里,隨“最終協議”簽署,騰中騎悍馬似乎已鐵板釘釘成事實。但在內行人眼里,此份“最終協議”仍然屬于不具務任何法律效力的紙面文書。我們先剔除美國商務部是否會批準這份涉外的收購要約,只依據國內現行的《境外投資管理辦法》的約束,1億美元及以上的涉外資產收購要約均須經中國商務部審查批準方可算數。 ????那么中國商務部會批準此項收購要約么?不容樂觀。 ????騰中重工只收購悍馬的無形資產(品牌、商標及專利使用權)而未收購其有形的實物資產(整車制造流水線及全部工藝裝備),這在國內涉外資產收購中尚無先例。在汽車制造領域,一旦造車這一“母體”被人為剝離,其依附于“母體”的無形資產又如何作經營性運作----這在全球汽車產業資產收購中并無個案可循,民諺“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說得恰是這個道理。 ????在今年6月炒作此項收購時,騰中重工自詡其為“國內大型先進工程機械制造集團型企業”。實際上,騰中騎悍馬一路炒作到今天,騰中所追求的免費廣告效應也未能達到,反而遭致業界和社會各界的一片質疑和嘲諷,把騰中逼到了騎虎難下的尷尬境地。說句大實話,騰中真想騎悍馬,障礙并非在于商務部是否開綠燈,而是直接受制于騰中的兩大致命軟肋: ????其一、騰中可能不具備駕馭悍馬的本領;其二、騰中可能沒有這個資金實力。 ????其一就不說了,單就此番所簽的所謂“最終協議”,其所涉1.5億美元收購資金,騰中必須依賴資本市場籌措。可是,且不計通用汽車被逼至懸念的事實,也不慮悍馬的“油老虎”本性與當今世界的節能減排大勢格格不入,只就悍馬的全球銷量作考量——2006年,其全球銷量8萬輛,2008年掉至3萬輛,那么2009年呢?另外,都說中國的政府機關配車追求大排量難受約束,中國的富豪購訪豪華車不惜千金,但盡管如此,2008年悍馬在中國也僅銷掉了區區69輛。由此所見,在騰中自身不具備資金實力的現狀下,試圖通過資本市場籌措收購資金哪怕才1.5億美元,也是很不現實的,除非資金提供方另有所圖。鑒于以上情勢,就算全然不計此項收購的商業風險(包括資金來源),面對中國政府堅決有力的一系列節能減排的政策舉措及國際承諾,商務部若最終對騰中重工開綠燈,也將被逼進“不義”的輿論旋渦。 ????騎虎難下的騰中,欲罷已經不能。昨日,騰中重工再次借助媒體放出口風,說是打算進一步籌措8-20億美元用于在國內建立悍馬生產線。在這個并購案上,迄今為止我們看到的多是炒作。所謂效應,也多為新聞效應。 ????當然,我們并非因為騰中重工是一家不知名的民營企業才看淡其收購悍馬品牌的前景。考慮到中國那些著名企業——從TCL到聯想——收購海外知名大品牌鮮有成功的先例,總覺得需要為這次的“騰中騎悍馬”也捏一把汗,事先潑點冷水。說老實話,我們其實非常希望若干年后的事實證明我們今天的看法是錯誤的,這才是中國民營企業的前途所在。 |
上一篇:諾貝爾和平獎成了和平夢想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