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文鷹 ????如何在日益強勢的民間輿論中有效表達自己的聲音,中央企業可能需要做出更多努力。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黃丹華日前表示,近期不少央企“負面新聞”纏身,央企將設立新聞發言人以及相應的新聞發布機構,以對輿論加以引導。(9月1日大眾網) ????央企要設立新聞發言人制度了,不為別的,只為近期“負面新聞”纏身,所以,要“對輿論加以引導”了。言下之意,是公眾“不明真相”,誤解了自己。——這實在讓人費解:自己掉了褲子而走光露丑,不是先把屁股遮住,卻反過來埋怨別人在看到了自己的私處后說長道短。當然,作為皇帝的女兒,央企哪里受得了普通公眾的指指點點!因此,它要“引導”。可是,“引導”什么?又怎么引導呢?不過是設法讓公眾閉嘴罷了。即便是達不到目的,起碼也可收掩耳盜鈴之功效。不過,在我看來,央企此舉注定是徒勞的,因為,沒人會相信,丑女扎上一根絲巾就能變成美女。因此,所謂引導,不過是誘導之后的強奸而已。 ????雖然如此,我還是不明白,一個企業,何以不老老實實地接受輿論監督,借以改進工作,提高效益,卻要擺出一副官老爺的臭架子,要凌駕于輿論之上,甚至狂妄到要企圖引導輿論的地步? ????沒錯,央企的負面新聞的確不少,它的社會形象也的確糟糕。它憑借著大量壟斷性資源和政策性優惠,賺得缽滿盆滿,卻很少上交紅利;它享盡各 ????央企是公共服務產品的提供者,與老百姓工作、生活密切相關。因此,社會關注度更高,熱點問題更多,社會對于其信息發布的要求也越高。誠如學者所指出的那樣,央企應該改進舊有的工作習慣,并將輿論、民意評價進入考核機制中,而不是自欺欺人地搞什么輿論引導。 |
上一篇:新聞發言人難將央企拖出泥淖
下一篇:是丑聞逼出央企新聞發言人制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