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份,國家統計局公布的資料出現了經濟增速和發電量的不匹配,為此,國家統計局先后6次在官方網站刊發文章,作出回應。事件平息后不久,一份上半年的城鎮居民的“工資單”,又引來了網絡上對“工資被增長”的熱議。22日,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在接受著名主持人吳小莉采訪時表示,網友的“被增長”之說讓自己覺得“會臉紅”。(《揚子晚報》8月24日) ????一個沒有敬畏感和自省意識的官員,是不會臉紅的;那些“臺上孔繁森、臺下王寶森 ”、善于偽裝的官員,是不會臉紅的;那些拍著胸脯拿腦袋作賭注、寧肯被揭穿畫皮也不肯認錯的官員,也是不會臉紅的;那些把統計當作道具,迷信“官出數字、數字出官”的官員,更是不會臉紅的。在這個人們越來越無敬畏感和自省意識的時代,臉紅是稀缺的,臉紅近乎是一種美德。 ????馬建堂為何臉紅?原因不外乎兩點,一是網友的“被增長”是一記記嘲諷和貶斥的鞭子,抽得他滿臉羞愧、無地自容;一是馬本身即視榮譽為生命,具有優秀的職業道德,把朱镕基“不出假數”和溫家寶“真實可信”的題詞當作信條。 ????凡是洞悉統計部門的生存狀態的人都應該知道,統計部門在一些時候,只是一些政府部門的一個工具,一個附庸物,一個被擺布的器皿。出什么樣的數據,什么時候出數據,如何使數據為其所用,統計部門往往是說了不算的。當統計部門被擺布時,出現“被增長”又何奇之有?簡言之,有了被工具化,就必然有“被增長”。 ????毋庸諱言,當前統計造假之風,觸目驚心。據報道,國家統計局原局長李德水披露,從近年來全國統計執法檢查的情況看,虛報、瞞報、偽造、篡改統計資料的違法行為約占全部統計違法行為的60%。僅2008年一年,全國立案查處統計違法案件就達1.73萬起。一個怪誕的例子是,重慶市某鎮2004年上半年為了實現 “雙過半”目標,鎮領導授意統計人員在某企業300萬元產值數據后加個“0”,變成“3000萬元”。當嚴肅的統計數據成為地方官員自家女兒頭上的花頭繩,當造假成了競賽,當造假如此輕而易舉,誰會臉紅?如今,馬建堂臉紅了,那些在數字造假中大獲其利的官員,是不是更該臉紅?并且除了臉紅是不是該道歉、該被問責?作者:王石川 |
上一篇:小金庫真的是中國土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