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動機:
8月21日下午,乙肝病毒攜帶者雷闖申請食品從業人員健康證失敗。
之前,雷闖被眾多乙肝病毒攜帶者寄予了很大希望,他被視為《食品安全法》頒布之后的“首例”試水者。在該法的實施條例中,將受到限制的“病毒性肝炎”明確界定為“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這就是說,乙肝病毒攜帶者可以辦理健康證,從事食品行業。
杭州市衛生局醫政科給了雷闖明確答復:經咨詢區、市疾控中心及監督處,目前尚未接到關于乙肝“大三陽”是否可以辦理健康證的通知,現在尚未能明確可以辦理健康證。
雷闖說,他有信心在下周內辦到健康證。即便他認為自己并不需要這個證件。
初衷 自己不推動還能指望誰
記者:乙肝給你帶來了什么影響,讓你如此執著的去維權?
雷闖:應該說是我哥哥被用人單位拒錄之后,我才意識到自己可能成為下一個。
記者:當時是怎樣一個情況?
雷闖:我和哥哥是初中普查時被查出是乙肝病毒攜帶者的,我哥的事情發生后,我媽說,當時就隱約感覺到我們可能受到乙肝的影響。
記者:這就是你第一次在杭州街頭舉牌子的動機?
雷闖:我遲早有一天也要畢業,所做的事情只能是減少歧視,不要自己有這樣的遭遇,這也是我盡力做的一個原因。
作為一個乙肝病毒攜帶者,如果連自己都不去推動,還能指望誰?
記者:第一次站在街頭上,遇到了什么?
雷闖:當時只知道想做點東西,但不知道怎么辦。后來就想到在杭州街頭舉牌子。
連續兩個周末宣傳的效果很好,但心理壓力也很大,最大的擔心是城管啊,還有其他部門來管我,但事實上沒管理部門的人來找我。來找我的是乙肝病毒攜帶者的家人,他們只是希望我能幫他們一把。其實,我那會兒都不知道怎么辦。
記者:擔心別人的異樣眼光嗎?
雷闖:舉牌子意味著我把自己乙肝病毒攜帶者的身份曝光給了公眾。有人盯著我看,很怪的眼神。我就盯著他看,微笑,他們一會兒就不盯了。
不過,來幫忙的同學舉了一會牌子就放下了,他說受不了別人的眼光。
記者:但在你的總結中,第一次舉牌子似乎很酸澀。
雷闖:確實是,當時還真以為干的是件偉大的事,媒體過來報道一下。沒想到還被人嗆了一頓。一個在路邊發傳單的人問我,這是干什么?我說,宣傳。他說,有錢嗎?我說,沒有。他說,那你還干什么?
助人 從光桿司令到火爆事件
記者:既沒經驗,又沒得到想要的效果,當時有沒有打算放棄。
雷闖:當時盡想著成立社團的事了,覺得成立了社團,人多了,事情就好做了。
但是,我認識的人沒人關注,學校對乙肝比較敏感,當時很想放棄。包括上課,午休,一直是很無助、很焦慮的,但一定要堅持下來。
原來我們學校有個社團叫“浙大陽光科普志愿者協會”,我就接手過來,就我一個人,光桿司令。但這個社團發展到現在,隊伍壯大了,也改名了。
記者:當司令的事,有沒有聽取家里人的意見?
雷闖:最開始我爸爸支持我干。他認為這個事情還是需要人去做的。不過,后來發生了在鬧市抗議那家電信公司不錄取學姐的事情后,家里人就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做些有風險的事,他們認為這樣做起來沒什么前途。
記者:當時抗議的事,給你帶來了什么影響?
雷闖:那事是很火爆。但人家報警了,巡警過來找我登記了一下。不過,學校BBS上的帖子成了熱門。
但我因為這個事情沒有入成黨,老師跟我的談話是,“思想覺悟不高,政治敏感性不夠。”
記者:同學們怎么看這個事情?
雷闖:貌似支持我的人很多的,但也有很多風言風語,網上說,“你明知道自己有乙肝,你還告訴大家。我看你到哪里吃飯。”
我從此之后就拿飯盒打飯,就不跟大家一起吃了。
維權 致信500院士獲得面試權
記者:去年,你向中科院524名院士求助的事情當時鬧得很大。
雷闖:當時學校定了我有被保送讀研究生的資格,一個在中科院讀書的學姐說不招乙肝病毒攜帶者的研究生。她還舉了個例子,原來有個考了第一名的研究生,中科院就沒錄取。
記者:這就意味著,你沒辦法進中科院的大門?
雷闖:反正通過正規渠道肯定沒戲。就想找院士幫忙,估計發郵件沒多大希望,干脆就寫信。
買郵票比較搞笑,頭一回去分兩次買了320張,服務員都呆了。第二回去,我要330張,他們把倉庫的郵票都掏空了,才湊了300來張。
記者:當時中科院讓你去面試了。
雷闖:這個事情不知道怎么搞的,讓媒體知道了,他們就報道了我向500多院士求助的事,可能迫于壓力吧,讓我面試了。不過,后來還是沒被錄取。
去不去中科院是我的自由,而能不能去中科院則關系到我的權利,我必須去爭取我的權利。
信發了以后,我就想,就算什么都通過了,就算中科院叫我去,我都不去!
記者:上海交大錄取了你。
雷闖:上海交大面試完后,我找老師談課題方向。老師就說到浙大的雷闖寫信給中科院院士的事,后來我就說我就是雷闖,當場把老師雷倒了。
戰果 行動有回報校長鼓勵他
記者:今年怎么想到了給全國高校的校長寫信。
雷闖:最開始想法,是給所有高校招生辦的郵箱發郵件,希望他們在招生過程中,不要有歧視乙肝學生的行為。但都不如給校長寫信來得直接,就寫信給校長了。
記者:就算收集全國校長的地址和姓名,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雷闖:是啊,我最開始底線是只給1000所高校校長寫信。就在BBS上發帖,征集志愿者,收集高校信息,找到了一些志愿者,每人負責收集200個高校校長信息。后來干脆都發吧,就發了1997封,可能有校長要收到兩封,因為信息有點亂。
記者:你是一個家庭并不富裕的學生,錢哪里來?
雷闖:當然,這個信息我也發到了外網上,有北京的乙肝“戰友”在10分鐘內,打了3000塊錢。這個人我不認識,也從來沒聯系過。
當然,也有捐20元的,但是也讓我很感動,他們是對反乙肝歧視的一個支持。
記者:有校長回復嗎?
雷闖:只有兩個校長。其中一個是河北師大的校長的回信,讓我很感動,他說我有社會責任感,敢于為大家的利益去做一件很難做到的事情。他還鼓勵我堅持下去,不僅僅是這樣一件事情。
爭議 “憤青教授”遇上“刺頭”
記者:從2007年第一次舉牌子開始,你似乎就沒停止過行為藝術。
雷闖:原來沒想過行為藝術的概念,我4月份提出以行為藝術的方式倡導反對乙肝歧視。
記者:從在鄭州二七廣場搞“抱抱團”、北大和清華門口搞囧字、再到在幼兒園門口搞“喜洋洋和灰太狼”,你覺得行為藝術能改變現狀?
雷闖:大眾在對一個事件關注度不夠的時候,我覺得通過行為藝術的展示,是個很好的方法,讓大家關注這個問題。我對行為藝術的看法是,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只能提出問題。真正要解決問題,需要切實落實法律法規和政策,單單通過輿論解決不了現實的,比如真正的取消對乙肝病毒攜帶者的招用工檢查,還是不現實的。
記者:似乎由你策劃的行為藝術現在已不僅僅局限于反對乙肝歧視方面。
雷闖:8月份,我們就搞過一個人體紅綠燈,我跟四個同學在斑馬線旁邊,紅燈一亮我們就手拉手,白色短袖背后寫著“為了你安全,請勿闖紅燈”。
記者:你策劃的這些行為藝術,學校怎么看?
雷闖:人體紅綠燈第二天媒體就報道了,我去買報紙只剩最后一份,恰好我們學校黨委副書記,就是在網上叫“最牛憤青教授”的鄭強也來買。他就直接跟我說,雷闖,我出幾天差你在學校里面搞的啥事情。
記者:你跟最牛憤青教授很熟悉?
雷闖:他是四川人,我是重慶人,他平常都喊我老鄉。
去年本來打算搞一個聯名信的方式希望消除教育領域內的乙肝歧視。他知道后,就以老鄉的身份來談,表示“關心”,希望采取更好的方式。
記者:最搞的學生遇到最牛憤青教授確實讓人想笑。
雷闖:4月份,在北京搞完囧字后,鄭強說我是浙大有史以來最牛的學生。上到他這個校黨委副書記,還有學工部部長、團委副書記、系主任、系書記、系副書記、前學院副書記,叫我一起吃飯。說白了,希望畢業之前,雷闖你不要再搞了。
我覺得鄭強至少還是站在學生立場上考慮的,也是比較支持理解學生的。
記者:看來,你在浙大的風頭很勁。
雷闖:很多人認為我喜歡出風頭,我真的很不爽的。我只是喜歡對看不過眼的事情過問一下,盡自己的努力看能不能改變。
很多人有偏見,認為我雷闖,只要我參與的事情不是好事情。
我在學校里是刺頭,比較難剔。但班主任說,雷闖,我還是認可你的。
本報記者 郎清湘 杭州報道
相關法規
2009年6月1日實施的《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規定: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的人員,以及患有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等有礙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員,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而在7月24日發布并實施的《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三條中,將“病毒性肝炎”改為“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病毒攜帶者并不在禁止行列之中。
美國、日本等國家相關法律也不限制乙肝病毒攜帶者從事食品、餐飲行業。
衛生部要求,除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和衛生部規定禁止從事的一些工作外,其他用人單位不得以就業人員攜帶乙肝表面抗原為理由拒絕招聘或者辭退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用人單位還不得強行將乙肝表面抗原血清學指標作為體檢標準。
資料
乙肝不會經空氣食物傳播
我國有1億多乙肝感染人群。乙肝的傳染性到底如何?世界衛生組織明確指出乙肝病毒不經受污染的食物或水傳播。
乙肝病毒傳播有三個途徑,一是母嬰傳播,二是血液傳播,三是性傳播。不論是小三陽還是大三陽,傳播的途徑都只有這三種。乙肝不會通過呼吸道和消化道等途徑傳播。因此,和乙肝患者同工作、同吃飯、交談、握手、擁抱受到感染的幾率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