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簡,誠信為王。從商者應該不缺乏這樣的理念,但是,知道是一回事,實踐與否是另外一回事。印象中,房地產老板多屬于格物致知那一類,玩起經濟理論也是輕車熟路,按理說,當極為重視誠信才對。但《小康》雜志近日的一項調查結果卻顯示,房地產老板成為誠信最差的五個群體之一,最令人意外的是,性工作者成為最講誠信的群體之一。 ????房地產老板的誠信度被性工作者遠遠甩在后面,這真是一件令人五味雜陳的事情 ????回到房地產老板誠信度差的話題上來,要解開這個謎語,其實也很容易,我們不妨隨便看看房地產領域的某些蛛絲馬跡。8月16日《華夏時報》消息說,開發商自曝拿地潛規則,地王身后現官商利益分成。深圳一中型房企負責在珠三角拿地的人士透露,如今拿地,沒有一個公司不搞潛規則的,不搞關系,基本上很難拿到好地。沒有人知道開發商在拍地現場頻頻舉牌之前,在忙著什么。王石先生早就說過一句意味深長的話:“現在不行賄成了過街的老鼠,行賄反而成了英雄了。”房地產業在這樣一種市場生態中,自然培養不出什么誠信英雄。 ????要是列舉房地產老板誠信差的事例,生活中俯拾即是,譬如捂盤惜售、哄抬房價、請居委會的大爺大媽去搞虛假人氣。悖逆市場規律去謀求商業暴利,著實是過街的老鼠,但是,我們也該反思一個問題:房地產老板的誠信度哪里去了?究竟是什么搞得他們如此不講誠信?有人說是房地產老板的人品差,需要多補習《道德情操論》,這話顯然不符合辯證法:為什么老板一進入地產領域就誠信跳水?或者問,為什么誠信差的老板都集中擠入地產行業?以我個人的看法,地產老板誠信差這個說法是事實,但卻是一個人格分裂的事實:在房地產領域,他們是差了點兒,但在房地產市場之外的領域,他們可能比其他老板還要誠信得多。古語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如果某個領域出現集體性人品問題,我看就不是人出了問題,而是體制機制出了問題。幻想上道德課來解決房地產老板的誠信危機顯然是隔靴搔癢。 ????商人逐利是天性,這是無可置喙的真理,關鍵是社會制度法令能不能規制這種天性。房地產老板在拿地上當然想潛規則,這就和食品藥品領域的老板也想添加點什么以促進銷售的道理一樣,那么,為什么前者的潛規則就屢屢得逞、以至于弄出“沒有一個公司不搞潛規則的”驚人言論?房地產老板在和誰搞潛規則?職能監管部門對這種潛規則是后知后覺還是熟視無睹?房地產老板誠信度生病了,需要吃藥的應該是與之關聯的利益監管者與制度。不要把性工作者的誠信度看做是自由市場開的一個玩笑,仔細咂摸一下,值得行政之手對市場調節感慨良多。 |
上一篇:還有多少洋賄賂需要“被發現”
下一篇:闖錯房間抓錯人的警方何以上電視邀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