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國家的十處戶外地,風格各有不同,總有一款適合如水般的女人。 阿爾及利亞·撒哈拉大沙漠——遠足的艱澀 非洲北部,西起大西洋東岸,東至紅海之濱,橫亙著一片浩瀚的沙漠。就像它的名字一樣,在阿拉伯語中,“撒哈拉”取“廣闊的不毛之地”之意,后來通指大荒漠。 曾經,撒哈拉是男性偉岸的代名詞,深入無人區深處探險消耗了歐洲人半世紀的夢想。而現在,幾條穿越大漠的路線相繼開通,撒哈拉成了女性的理想選擇,畢竟,花費差不多3000美元就可以完成一次對體力和智力雙重挑戰的冒險,況且還是如此奇異而刺激——實在不算昂貴。 女人們對撒哈拉心生好感,也許和沙漠本身并無關系,而僅僅是一個叫三毛的女子——無論真偽如何,所有關于撒哈拉的想象,總歸是從她的文字中來的,她的荷西、她的沙漠,還有她的令人震驚的灑脫及堅強。 荷西死了,三毛死了,撒哈拉還在。穿越撒哈拉的人還在。 穿越撒哈拉大沙漠,人們一般會選擇從突尼斯或摩洛哥出發,在深入大漠之前,先游覽古老的城市,隨后乘坐專門的車輛,和世界各地的旅行隊一道,浩浩蕩蕩地啟程。往后的連綿起伏的沙丘、原始神秘的非洲部落、綠洲集市上的怪異陶器,一切得由自己去體味…… 35歲的信息工程師馬克·卡斯特曼說:“沙漠風光可以讓你忘掉塵世的喧囂。在高大的沙丘上行進,你會發現沙子其實是五彩斑斕的。”在撒哈拉沙漠上,多么令人不解的事都有可能發生。盡管這里氣候炎熱干燥,但在極端干旱缺水、土地龜裂、植物稀少的礦地上,竟然擁有過昌盛的遠古文明,在穿越沙漠的過程中,經常可以看見美麗的大型壁畫,什么繪制年代、什么圖形釋意,全都難以稽考——人類文明史也許是永遠的迷團,卻亦是女人們內心永遠的憧憬。 撒哈拉沙漠沙暴頻繁,春季更是高發季節,具有相當的危險性——僅此一點,對美女們還是有挑戰性的。沙暴來臨時,天地都會變了顏色,飛沙走石,天昏地暗,任何交通方式都得因此被迫中斷。幾小時后,街巷、廣場、房舍,到處都是一層厚厚的沙塵——一個個沙丘因此而起。 撒哈拉沙漠的綠洲是相當有名的,這里渠道縱橫,流水淙淙,宛若一座沙海中的綠色島嶼,當地人在這里交換日用品,聊天互訪,甚至是緣定終生……綠洲的外圍是棕櫚林,在穿越沙漠的過程中,如果你仔細留意,會發現許多隱藏在棕櫚林深處的小村鎮,土木結構的民房壁壘結實,頂上用黃土壘平,屋里冬暖夏涼舒適安全,同時也可阻斷沙暴的侵襲。 撒哈拉沙漠分成若干部分,比較著名的有利比亞沙漠、賴卜亞奈沙漠、奧巴里沙漠、阿爾及利亞的東、西部大沙漠、舍什沙漠、朱夫沙漠、阿瓦納沙漠、比爾馬沙漠等。以人類的體能極限,想要一次穿越完整不太可能,美女們自然更要慎重選擇,盡量走些相對安全而風景獨特的地方就對了。 十月是穿越撒哈拉的黃金季節,沙漠商隊大都從此時起程,這些商隊一般由10多人和100多峰駱駝組成,目的地就是沙漠中的綠洲了,他們用手頭的大米和綠洲中的住民交易椰棗,更充當著“鹽商”的角色。 遠足的過程枯燥乏味,無論是坐車還是騎行,于是一路上邂逅的沙漠動物就成了最佳的“玩伴”。沙狐和沙鼠是撒哈拉獨有的,而百靈、沙漠鶯、沙雞、野鵝等等鳥類更是屢見不鮮,偶然有一只碩大的2米高的鴕鳥風馳而過,千萬不要吃驚,吉普車在沙漠中和它賽跑簡直就是“自尋死路”。玩歸玩,像蜥蝎這樣的家伙,能躲還是躲遠些的好。 需要提醒的是,雖然阿爾及利亞大沙漠是撒哈拉沙漠中最有代表性的一段之一,但它的西部是流沙區,沙土順風不斷移動,曾創造過一年移動9米的記錄,美女們千萬要提高警惕。 乏味的樂趣,阿爾及利亞的撒哈拉大沙漠。 |
上一篇:美過九寨溝的神秘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