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牧場主”請鮑魚住“公寓” ????島城“鮑魚王”陳剛在養殖海域投放了8萬立方米人工魚礁從大海里掘金
![]() 陳剛(右一)在和員工查看鮑魚的生長情況 ????前天,2009中國青島國際海洋節開幕。昨天,藍色經濟高峰論壇舉辦。青島依山傍海,因海而興,海洋激發了青島的活力。靠海吃海,青島在大海里“掘金”。海洋科技、海洋養殖……今起,早報將講述青島人如何在大海里挖掘財富。 ????青島市金海富源海洋實業公司老總陳剛擁有5萬畝的鮑魚散養海域,每年出產70噸鮑魚。他還在養殖海域里投放了8萬立方米被譽為“海洋牧場”的人工魚礁,是島城最大的“海洋牧場主”。昨天,他向記者講述8年來,他是如何從一個海珍品養殖的門外漢變成島城的“鮑魚王”,以及如何在大海里“掘金”的傳奇經歷。 ????學費400萬 他與鮑魚結下了緣 ????陳剛今年45歲,地道青島人。在2001年之前,他干過運輸,開過飯店,賣過汽車。1998年,朋友向他借錢養鮑魚,他借了30萬元。2001年朋友告訴他,鮑魚養賠了錢,還不上了。無奈,陳剛接過了朋友的生意。第一年因圖便宜,陳剛買的是南方苗,結果到青島后水土不服全死了,200萬元打了水漂。2002年,陳剛決心自己育苗,沒想到因為不懂技術,200萬又泡湯了。兩年時間,他賠了400萬。 ????“種鮑”800元 他讓鮑魚南下“過冬” ????屢試屢敗后,陳剛意識到技術的重要性。2003年10月,陳剛請來大連一位著名的鮑魚養殖技術員做顧問,育苗逐漸有了起色。當年11月,陳剛開始在威海榮成建立育苗基地。為尋找優良品種,陳剛走遍日本、韓國和朝鮮,引進各種高品質的“父母鮑”,也就是親鮑,每只價格高達800元。因鮑魚對水溫的要求很高,腦瓜靈活的陳剛萌生了去南方建保育車間的主意。 ????“半年時間,在榮成只能長到2.5厘米,每只鮑魚養殖成本是1元,而在福建,苗種能長到3.5厘米,成本卻只有0.2元。”陳剛稱,2004年11月他將苗種運到福建“過冬”,半年后再將達到規格的苗種運回青島養殖。“當時是養鮑魚的黃金期,一尾苗需要七八元,一斤鮑魚至少120元。”因為質量好、價格低,陳剛的鮑魚苗種很快占領了青島的市場,年銷量達到1000萬尾,約為全市總需求量的一半。 ????給鮑魚蓋“房” 人工魚礁成“海底牧場” ????2005年,鮑魚養殖量猛增,南方鮑魚開始沖擊島城,市場逐漸開始萎縮。為維持苗種的培育,陳剛開始自己養殖成品鮑魚。陳剛把鮑魚苗直接撒進大海里散養。雖然很多鮑魚“走失”,但散養的鮑魚可以媲美野生鮑魚,品質、口感都比圈養的鮑魚好。 ????一次偶然的機會,陳剛在一本日本雜志里看到,通過在海底投放人工魚礁,可吸引野生或者人工散養的海洋生物來“定居”,最終人工魚礁變成了“海底牧場”,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鮑魚“走失”。 ????“投什么石頭作為魚礁有講究,必須是50立方米以上的花崗巖,如果是火山巖,因為重金屬多,別說引鮑魚,可能海草都不長。”說干就干,陳剛開始給鮑魚“蓋石頭公寓”。在養殖海域投下了5000立方米的人工魚礁后,陳剛發現“公寓”上不但沒有長滿海草,反而長滿海蠣子殼。向行家請教后,他才知道“蓋公寓”時機不對,當時正是海蠣子的繁殖期。幾經挫折,他的實驗終于小獲成功。目前,他已經在自己的養殖海域里投放了8萬立方米的人工魚礁,共10萬噸石頭。(記者 許芳 攝影報道) ????新聞后續 要讓市民吃上真正本地鮑魚 ????“南方鮑魚生長快,價格低,咱們青島人現在吃的很多都是南方鮑魚,而咱本地散養鮑魚只能賣到大連。”陳剛說,2004年他就注冊了“嶗山牌”鮑魚和海參,他計劃利用三年時間,提高青島嶗山鮑魚品質,讓島城市民吃上真正的本地鮑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