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知,創業板申報企業數量 “大躍進”,已經超過了200家。從7月26日開始受理申報材料算起,僅10余天的時間,申報企業家數已經達到業界之前預計首批50至100家數量的兩倍。 面對企業登陸創業板空前高漲的熱情和大躍進式的擴張速度,如何把好企業質量關成為了市場憂慮的焦點。 ????申報數量還在增加 ????創業板申報首日共有38家保薦機構108家企業上交了申報材料,其中105家企業的申請被受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申報創業板的企業數量已經愈200家,而申報仍在繼續,這也就意味著申報的企業數會繼續增多。 ????面對如此申報速度,一位保薦人告訴記者:“首批上市規模沒有一個固定的規定,也沒有任何一個確定的說法,審核通過就都上,他們(證監會)肯定是分開審,然后安排集中上市。” ????而一直關注創業板進程的財經評論人皮海洲在接受采訪時也坦言,“這個省份幾十家企業申報,那個省份也有幾十家企業申報,數量很嚇人。”他覺得,之所以企業爭先恐后地想在創業板上市,一個重要原因便是登陸創業板可以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 ???企業質量成關注焦點 ????一方面,為了抑制市場過度投機和炒作,需要企業批量上市;但另一方面,如此多的企業集中進行申報,如何保證上市企業的質量也成為業內人士關注的焦點。 ????上市公司的質量決定了創業板的未來。“雖然超過200家的企業在排隊,但是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允許上市。皮海洲認為,即使首批不砍掉一些企業的話,也需要留一部分下一批上市,“不然質量就更沒法保證了”。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副所長趙錫軍表示,“創業板可以通過一家上一家,如果發行不成功的話也不必勉強”,關鍵是企業能不能利用好這個平臺促進自身的發展。企業需要做的是,必須進行詳細、真實的信息披露工作。 ????“發審委的壓力肯定很大”,上述保薦人也告訴記者,對于企業的質量能不能最終保證,應該看證監會的受理標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