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填報高職志愿了,在近期舉辦的一些高職咨詢會上,筆者發現不少家長對孩子的高職志愿包辦代替,把自己看中的學校和專業強加給孩子。有關招辦負責人提醒家長,不要代替孩子選擇志愿,要將最終決定權還給孩子。孩子接觸社會生活少,對職業取向把握不準,家長可以給予必要的引導,但要注意分寸和尺度。高中畢業生已經是成年人了,要考大學的是孩子而不是家長。父母的志愿不等于孩子的志愿,家長的理想也不能代替孩子的理想。家長要相信孩子有權利、有能力選擇自己的未來。填報志愿前,家長可以做好以下三件事。
1.充分掌握信息
家長在孩子填報志愿前要充分掌握有關信息,包括當年的高考政策、有關高校的錄取政策,以及目標學校最近幾年的錄取分數線、有關專業的錄取最高分和最低分、錄取名額以及該專業在該校的位置等,并進行比較。此外,家長對填報志愿的流程也要了解清楚,到時可以指導孩子。
2.幫孩子出主意
在廣泛收集材料的基礎上,家長可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和興趣愛好,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案供孩子參考。比如,家長可以按志愿表上的有關順序,提前擬出兩個以上的志愿填報方案供孩子參考。
3.與孩子達成共識
家長和孩子討論填報志愿時,雙方要做到人格平等。家長不能以輩分壓人,要引導孩子充分發表意見,多討論、溝通,才能使主觀愿望最大限度地接近客觀真實情況,讓志愿填報最終方案得到孩子和家長的一致認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