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5月26日訊 記者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獲悉,5月25日,全國中歐社會保障合作項目“失地農民社會保障現狀分析”研討會在我市召開。來自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省勞動保障廳、相關省市的領導和專家學者及來自歐盟的5位社會保障專家出席了會議。會上,我市對被征地農民社保工作情況進行了交流,與會領導和專家對我市將失地農民社保工作納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大框架中予以解決的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與高度評價。 ????建立起四方籌資模式,采取“大帳戶、小統籌”模式 ????我市自2003年啟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經過不斷探索,逐步建立起農民個人、村集體、鎮(街道)、市(區)財政定比例補貼的四方籌資模式,養老基金實行“大賬戶,小統籌”的模式。個人繳費和村集體補助全部記入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增加了基礎養老金部分,建立起養老金增長正常調整機制,為向建立城鄉一體化的社會保險制度過渡創造條件。 ????重視解決農村老年居民養老保障問題 ????將60周歲及以上農民全部納入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范圍,允許男滿60周歲、女滿55周歲及以上人員一次性補繳一定年限的養老保險費后享受養老保險待遇。考慮部分老年人一次性補繳養老保險費有困難,采取養老金賬戶銀行托管,用養老金先行還貸的方式,免除了貸款擔保抵押等繁雜程序,使絕大多數老年人能順利參保繳費并享受養老保險待遇。 ????對特殊參保群體給予政策優惠 ????對特殊群體參保時給予優惠政策,農村享受低保的人員,個人不繳費,由財政從低保專項基金中給予解決,義務兵服役期間個人不繳費可享受到村、街道、區的補助。 ????被征地農民實現“即征即保” ????按照“以土地換保障”的原則,我市出臺了《青島市人民政府關于建立社會保險儲備金制度的暫行意見》(青政發[2005]64號),建立起社會保險儲備金制度,對提取社會保險儲備金進行了明確規定。國有土地出讓后,社會保險儲備金按土地出讓收入的10%提取,用于農民的社會保險支出,從制度上解決了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財政資金來源問題。目前,全市已累計提取社會保險儲備金1.3億元。實現了被征地農民的“即征即保”,做到被征地農民征地與社會保障的“三個同時”,即同時調查、同時制定并上報方案、同時落實保障資金。 ????自2006年我市參加中國—歐盟《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制度建設》社保合作項目以來,我市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工作步入了發展快車道。目前,嶗山、城陽、黃島三區新型農保制度實現全覆蓋,被征地農民實現了即征即保,五市新型農保開始由被征地農民向普通農民延伸。截至目前,我市農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05.5萬人。其中,新型農保參保村(居)1102個,參保人數64.8萬人,被征地農民即征即保率達到100%。(記者 任俊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