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河北路上的一個典型里院 青島新聞網4月10日訊 今天上午11時58分,經過15個月改造的劈柴院正式開街。開街后的劈柴院將聯手周邊景點,爭創4A級國家商業旅游景區。此次重新改造開業的劈柴院,將重現老劈柴院當年的風采,讓顧客能深深體味蘊含其中的“青島特色”。
據相關史料記載,上世紀四十年代,青島的里院達到鼎盛時期,全市共有700多個里院形式的居住單元,其中,里有500多個,院有200多個。里院的生活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島人,給青島人的生活記憶里鍍上了極其特殊的、難以忘懷的光澤,它直接影響了里院居民的思維、情感、行為和處世方式,進而引導和帶動了青島地域人文特征的形成和完善,并在其中占有極重要的組成部分。 隨著城市的發展和居民生活水準的提高,里院的居住模式不可避免地受到沖擊并全面期待著變革。現在的里院生活是怎么樣呢?對于這種富有城市特征的文化載體,應當如何妥善保護并賦予新的生命呢?劈柴院至少開了個好頭.(青島新聞網記者孫璐璐) 散落在路邊的一些不起眼的里院 午后的里院 今天里院里更多住著些外地人 有百余年歷史的里院建筑已破舊不堪 衛生狀況不堪入目 一個院里共用一個廁所 白天很少有人在 一座150年歷史的里院里一家人正在擇菜 吃喝拉撒所有的日常生活都在這里進行 住在里院的一位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