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濰坊市寒亭區下發紅頭文件,要求干部替開發商賣房,副科級以上干部至少每人賣一套,每月評比通報,完不成扣工資。很多干部苦于賣房無門,怨聲載道。
????這個措施,本意在拉動內需,繁榮當地房
????盡管當前在政績考核中,增加了文化、社會、民生指標的權重砝碼,但財政收入、投資等經濟指標,還是最為重要的。有的地方甚至提出“全黨抓經濟,重點抓項目”這樣片面的指導方針。
????在這樣的壓力下,一些地方為招商引資,提出“安商、富商、親商”,為客商提供滿意的政策、金融、工商注冊“一條龍”服務,比拼效率,營造良好的政務、市場環境。應該說,和以往的亂檢查、亂收費、亂評比“三亂”相比,這是一種進步。
????但真理前進一步就是謬論。有的地方政府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忘記了自己公共服務、監管角色,完全站到企業立場,大包大攬不說,甚至提供諸多“特權”,給予“子女中考加分”、掛特權車號、給予一定政治級別等“超公民”待遇;企業產品滯銷,政府下發紅頭文件“包銷”;有的地方,對投資者“有求必應”,不惜侵犯群眾利益,提供違背政策的“零地價”、“免稅收” ……
????安商,富商,不等于媚商。政府媚商,短利而長弊,后患無窮。
????我國尚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民群眾物質文化需求日益增長,而社會生產相對落后,這仍是目前的主要矛盾。經濟建設仍然是當前的一項中心任務,政府發展經濟,天經地義,但決不可越俎代庖,出現角色越位、錯位之舉。
????在市場經濟軌道上,政府承擔著提供教育、醫療、就業崗位等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角色;對經濟的管理側重于運用杠桿進行宏觀調控。而在實際運行中,規劃、調控、引導、監管等政府職能卻過于弱小,對重復建設、低標準建設,造假制假等短期行為,行業壟斷等現象缺乏有力監督制約。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不尊重市場經濟規律這只“無形的手”,習慣于用經濟手段甚至行政手段干預具體的企業行為。不少地方政府熱衷于直接管錢,管物,許多地方領導熱衷于包企業、包項目,本來該企業做的事情,都攬了下來,美名其曰“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工作效率”。
????一些地方政府頻頻做出的“媚商”之舉,市場稍有風吹草動,就動用公共權力,調配公共行政資源為某個企業、行業牟利,既是教練員,又當運動員,不但損害了政府形象,喪失政府的公信力,也違背市場經濟公平競爭的法則。
????“媚商”之舉,“自覺”地將政府立場和企業、企業家站在一起,將政府財政收入和某個行業、企業興衰綁在一起,長期下去,人們有理由相信,必然會產生“護犢子”式的地方保護主義,又怎么能夠行使監督和管理職能?
????各地不妨對照自查:哪些政策確實是安商富商的好舉措,哪些做法又是短利長弊的媚商之舉。
上一篇:在香煙的煙霧中不知毀掉了多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