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東海的“天外天”井口平臺(右側建筑)。

日本自衛隊一架P-3C巡邏機在東海上空“徘徊”
????日本巡邏機一年多以來頻繁在東海油氣田上空偵察飛行,以示“關心”,其頻率幾乎達到每天一個架次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華山發自北京 剛剛進入2009年,一股自西向東的“寒流”打破了東海來之不易的平靜。
????距離去年6月18日中日就東海共同開發諒解剛過去半年,日本媒體突然指責中國“單 方面破壞”雙方達成的諒解,一時之間,東海上的油氣田再度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日本曲解雙方共識
????1月4日,日本《產經新聞》在頭版頭條刊出了名為《中國破壞協議開采油氣田》的一篇報道。報道說,據日本自衛隊飛機偵察判斷,去年7月以后,中國仍在“天外天”油氣田繼續勘探和開采工作,目前已進入生產階段。報道稱,根據協議,“天外天”油氣田“作為后續協商的對象本應維持現狀”?!懂a經新聞》據此指責,中國的單方面行為已經破壞了去年6月的協議。
????此后,日本各家媒體紛紛跟進炒作此事,《產經新聞》在后續幾天的社論中態度強硬地建議“日本政府應對中國違反協議行為采取對抗措施”。在這種輿論氣氛下,日本政界和官方人士也相繼表態。日本外相中曾根弘文在5日會見記者時透露,已經就此“對中國提出了抗議”。而共同社的報道則稱,日方還將在9日召開的中日戰略對話上再次向中國抗議。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于4日表示,“天外天”等油氣田位于無爭議的中國管轄海域,而中日雙方在去年原則共識中提到的有待繼續磋商的“其他海域”,并不包括無爭議的中方海域。他還于6日再次強調,“希望日方不要曲解雙方達成的有關原則共識”。
????這也就是說,日本媒體所炒作的“單方面開采”根本不存在。所謂“天外天”油氣田本應“維持現狀”的說法,只是《產經新聞》等部分日本媒體的一廂情愿。其實,日本媒體也并非都如《產經新聞》那樣,相對冷靜的《日本經濟新聞》在7日的報道中就承認:“在(去年的)協議中,并沒有明確規定中止開發“樫”(日方對“天外天”油氣田的稱法——本報注)油氣田的內容,因此不能斷定(中方行為)違反協議,這也是事實?!?/p>
????至今未停止偵察騷擾
????日本如此關心“天外天”油氣田,有其特定的利益動機。
????長期以來,日本罔顧東海海域地質構造等基本條件,堅持聲稱中日兩國在東海海域的專屬經濟區應當按照虛擬的所謂“中間線”劃分,而非依據沖繩海溝等清晰的自然界線劃分。中方過去從來沒有承認過日方所謂“中間線”的主張,今后也不會承認。而即使按照這條不存在的“中間線”,“天外天”油氣田目前的作業平臺也仍在中方管轄海域。
????然而,日方聲稱,中方在“天外天”油氣田的作業,“可能”會抽取所謂“中間線”日方一側的油氣資源。事實上,由于日本缺乏當地詳細的勘探數據,還曾多次向中方所要當地地質構造數據。這說明,日方自己也心里沒底。盡管如此,“天外天”等油氣田自開工伊始就是日方重點關注的對象。
????即使在去年日中兩國就東海問題達成相關協議后,日本自衛隊和海上保安廳等機構也并未放松對中方油氣田的偵察和監視。在《產經新聞》的報道中就提到,日方對“天外天”油氣田的動向大都是通過海上自衛隊的P-3C巡邏機偵察獲知的。
????據中方有關人士介紹,去年以來,日本P-3C等型號巡邏機仍頻繁在我“春曉”、“天外天”等油氣田上空偵察飛行,其頻率幾乎達到每天一個架次。日方飛機不僅在我方平臺周圍上空盤旋偵察,觀察我平臺活動,有時還穿越我平臺上空,個別情況下甚至做出俯沖等不友好的動作。
????“舊聞”緣何今日重提?
????在日本媒體此輪炒作“天外天”油氣田的過程中,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根據《產經新聞》的報道,早在去年10月,日方就已經觀察到“天外天”油氣田“撤去了鉆探井架”,并判斷該油氣田“已經投產”。那么,為什么日本媒體直到現在才開始炒作這件接近3個月前的“舊聞”呢?
????一位國內日本問題專家表示,日本媒體此次突然集中炒作東海油氣田問題,可能包括以下原因:由于日本國內經濟不景氣,有些人需要轉移視線,將問題外引;其次,在2008年中日兩國就東海油氣田問題達成“6·18”共識后,日本國內部分右翼勢力十分不滿,認為日本做出了很大讓步。因此,他們也一直尋找機會,對這一協議進行攻擊。最后,由于近來日本政局形勢復雜,黨派內部斗爭加劇,不排除此次媒體的集體活動,有黨派間爭奪的背景
????也有分析認為,日方提出這個事情,不排除為了增加談判的籌碼。日本外相中曾根弘文在5日會見記者時表示,“中方的立場不能接受,應早日開始事務級談判?!?/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