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發海在羊樓洞村的烈士墓前
2008年12月26日,余發海來滬參加“2008年度十大真情人物”頒獎。
????“真情人物”機場安檢口險遭喝尿
????下決心為142位烈士找家鄉、尋親人,憑借動人事跡享譽全國,剛剛在滬獲得“2008年度十大真情人物”稱號的生活版“谷子地”——余發海,于去年12月27日離開這座對他給予崇高敬意的城市。令老英雄吃驚的是,當天 在浦東機場安檢時,他竟然險遭“喝尿”的窘境。而這一幕意外,至今讓他深感委屈,在回到湖北赤壁市多日后,無法釋懷的他選擇向晨報說出心里話。
????原來當天余發海在經過機場安檢通道時,女安檢員查出兩瓶液體物品。當老余告之其中一瓶是自己的尿樣后,他竟聽到對方要求自己當場“喝一口”。所幸,老余攜帶相關病例才免了“品尿”之苦。原本期待他載譽歸鄉的親屬、同事獲悉老余的尷尬遭遇后,無不憤懣不已,老余要求這名女安檢員向他道歉,并保留人格名譽及精神損害訴訟維權。
????上海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昨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機場方面對此高度重視,通過調查發現,“安檢喝尿”風波是女安檢員將“尿”誤聽為“飲料”導致的誤會,在執行有關規定的過程中,工作人員態度并無不妥。目前,余發海已委托記者核實現場錄像。
????[事件回放]
????女安檢要求:“要么你喝一口? ”
????根據余發海的回憶,事件發生在浦東國際機場T1國內出發安檢區2號通道。
????去年12月26日,余發海在滬參加東方衛視舉行的“2008年度十大真情人物”頒獎盛典。次日中午,他準備與同行來滬的老伴前往浦東機場,搭乘東航MU2504次航班返回武漢。
????當余發海接受例行安檢時,一名女安檢員攔住了他。余發海被告知,隨身的行李內有液態物品,女安檢員根據有關規定要求開包檢查,發現包里有兩個標有計量格的500毫升透明塑料杯,其中裝載不同的液體。余發海解釋道,其中一杯是白開水,準備中午候機時服藥丸用。
????女安檢員隨后詢問,另一杯約為100毫升的淡黃色液體是什么?余發海回答:“這是尿。”“要么你喝一口?”女安檢的回答讓余發海頓時傻了眼,連忙解釋自己是名腎移植重癥患者,需要對飲水量和排尿量分別計量。余發海猜想,也許女安檢員懷疑這尿液可能是什么化學藥物。不過,她可以要求自己將其倒掉,沒必要讓自己直接“喝一口”,而且自己明明告知對方杯中是尿,女安檢員這樣的回答實在讓人無法接受。
????僵持期間,另一名男安檢員請余發海出示能夠證實病情的相關證明。余發海連忙從包里找出隨身攜帶的廣州軍區武漢總醫院給他做腎移植手術的病歷,在仔細核查后,男安檢員才讓余發海通過。
????他是“真情人物”,幫90位烈士找到親人
????余發海,赤壁市公安局副局級偵查員,他的人生履歷,使他被公眾稱為電影《集結號》中“谷子地”的生活版人物。
????記者從余發海所在單位了解到,他是湖北省赤壁市公安局58歲老偵查員。2005年7月,該局在湘鄂贛邊區的羊樓洞村扶貧時,發現該村16組老營盤茶山上有片烈士墓,單位派老余去考察后才知共有142位烈士,涉及24省118縣,在荒涼悲壯的墓地沉睡了半個多世紀不為人知。
????余發海決定為142位烈士找家鄉、尋親人。4年多來,他歷經艱辛堅持不懈,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目前已經找到21省82縣市90位烈士的親人。
????此次正式來滬參加“2008年度真情人物”頒獎盛典,也是老余首次乘坐飛機。
????對于在浦東機場的遭遇,余發海說,他是位老民警,當過派出所所長,理應遵守和維護航空安全,“我當時穿的是一件毛領警服冬襖,沒有佩戴警銜。”但女安檢員當時的口吻是有失理性和職業道德的,“實在難以接受”。[機場回復]
????女安檢將“尿”誤聽為“飲料”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部分國內出發安檢口進行實地采訪。每條安檢線約有6名穿著制服的安檢人員在進行流水操作,分別承擔核對、傳送行李包、全身安檢、掃描監控等具體工作。記者看到,當部分乘客攜帶液體物品過安檢時,都會被勸阻,在解釋相關規定后將液體倒進一旁的塑料桶,隨后將容器歸還給乘客。整個過程中,安檢員的態度比較溫和,乘客也非常配合。
????記者注意到,每隔幾個安檢通道入口,就豎著一塊約高2.5米的白色巨幅告示板,上面用中英文分別寫著國家民航總局去年3月14日發布的《關于禁止旅客隨身攜帶液態物品乘坐國內航班的公告》(禁液令)。
????浦東機場國內安檢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安檢員在執行“禁液令”遇到不理解時,往往會遵循先向乘客耐心解釋說明,并將情況報告值班領導,由值班領導負責具體處理。一般情況下,安檢員會建議乘客采用放棄、托運、暫存液態物品的方法。
????在了解余發海的遭遇后,上海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高度重視,立刻安排專人調查。
????昨天下午5時許,機場方面向晨報提供了一份基本的情況說明:當時,負責開箱的女安檢員姓張,她從余發海包中取出兩瓶液體后發現,其中一瓶為無色透明狀,另一瓶為疑似飲料的淡黃色液體,當女安檢員詢問余發海時,他正把登機牌銜在嘴里,語音含混地進行了回答。
????由于現場環境嘈雜,旅客口齒不清,女安檢員誤聽為“飲料”,于是告知旅客“飲料呀?要么你喝一口”。并立即告知余發海“禁液令”的規定,讓其自行處理。當余發海將登機牌取下后強調,這是自已腎移植用于化驗的小便時,女安檢員當即請示了安檢分隊長。在核查病例后,考慮到余發海的實際情況,同意其將尿液隨身攜帶。機場方面表示,以上對話及現場處理情況皆有現場實時錄像予以證明。
????記者隨后向余發海證實,當時他為了要穿上剛剛安檢時脫下的冬襖,的確曾把登機牌含在嘴里。最終過安檢時,自己也的確將尿液帶進登機休息處,并在上飛機前最后一次排泄后將尿液倒在廁所。目前,余發海已委托晨報記者仔細查看機場方面提供的現場錄像資料,若錄像資料能完整證明此事確系一場誤會,他將與機場方“以和為貴”。若錄像無法證實,他不排除采取進一步行動為自己維權。
????[兩大疑問]
????他為何帶尿液過安檢?
????根據余發海提供的醫院病例傳真顯示,他是一位腎移植重癥患者。根據醫生叮囑,他外出都會隨身帶兩個刻度杯,每天要按醫囑要求做:一杯記錄喝水的飲量,一杯記錄相對應排出的尿量,每天需要準確控制喝多少、排多少。
????一般情況下,尿液瓶都是在裝滿500毫升后一起倒掉,以便他準確計算排泄量。在從武漢飛往上海時,第一次乘坐飛機的余發海同樣遇到了機場安檢執行“禁液令”,將兩杯液體統統倒掉,由于當地機場飲水機被意外損壞,使得他差點因沒有找到飲用水而錯過服藥時間。在上海回武漢時,余發海依然擔心機場沒水喝,從而自帶了服藥的白開水,而另一瓶尿液是等待中午準時服藥喝完水后,按照計量進行排泄,并在登機前一并傾倒掉。
????尿液不能隨身攜帶?
????乘坐國內航班的旅客一律禁止隨身攜帶液態物品,但可辦理托運,其包裝應符合民航運輸有關規定。而旅客所能自行帶上飛機的液態物品僅限于兩種情況,第一種是旅客攜帶少量旅行自用的化妝品,每種化妝品限帶一件,其容器容積不得超過100毫升,并應置于獨立袋內,接受開瓶檢查。第二種是糖尿病患者或其他疾病患者攜帶必需的液態藥品,經安全檢查確認無疑后,交由機組保管。由此可見,尿液并未列入其中。
????[專家建議]
????窗口服務行業應注重“以人為本”
????就機場安檢嚴格執行“禁液令”險讓乘客“喝尿”的事件,記者昨天隨機采訪了浦東機場及上海機場城市航站樓的十多名旅客。
????多數旅客認為,“禁液令”、等措施是為了確保民航安全,每一個公民都應該理解和遵守。旅客陳小姐表示,機場嚴格執行安檢規定,既是對自己和他人負責,也是國家安全需要,不給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其實,事先將液體物品托運,過安檢時既不會有麻煩,人也會輕松很多。”
????針對老余的遭遇,旅客金先生認為,這并非是“禁液令”的問題,而在于機場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和方式問題。嚴格的規定與人性化的操作并不矛盾。“說到底,規定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不威脅民航安全,不違反現行法規,在實際操作中多為旅客考慮,盡可能方便旅客出行,這種靈活的方式有時比一刀切更有效。”
????上海市委黨校社會學教研部何海兵副教授指出,女安檢員按照民航總局規定進行安檢本身沒有問題,但作為代表城市形象的窗口服務行業,更應注重以人為本的服務態度。?(記者 崔建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