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日產(中國)相關負責人對外宣布,進口日產車的銷售權將逐一歸屬東風日產,與東風日產旗下的全系車型并網銷售,而日產中國將全力主攻INFINITI英菲尼迪品牌。據了解,這是繼VOLVO、奧迪、克萊斯勒、奔馳、寶馬、大眾、通用、標致、鈴木之后,又一個在國內實現并網銷售的品牌。
???????雖然以上合資車企網絡整合形式不同,但是殊途同歸,合資企業中外雙方在網絡控制權上不再“推杯換盞”,外方主導整合銷售網絡跡象已愈發明顯。
???????進口、國產并網銷售
???????據了解,日產進口跑車350Z作為并網銷售后的先鋒軍,日前已正式進入東風日產渠道銷售。日產中國公關主管霍靜表示,350Z的銷售權已經正式歸屬東風日產,今后將和東風日產全系車型實行并網銷售,原進口日產經銷商也將繼續銷售這一車型。而日產中國今后將全力主攻INFINITI英菲尼迪品牌,并很有可能只做INFINITI英菲尼迪。
???????曾經一度引入中國市場銷售的西瑪、風度、風雅、貴士與途樂等多款車型,目前其中的大部分車型已停止了引進,這使得風雅成為了日產進口車型在華銷售的僅存的一款轎車。即將于2008年內上市的國產奇駿,其銷售權也隨之國產化的施行一并交由東風日產。按照日產在中國的未來戰略,有可能繼續整合在中國的銷售渠道,并實現部分車型的國產化。
???????據介紹,目前國內現有的80余家進口日產授權經銷商中,包括單獨進口日產經銷商,以及東風日產和日產中國雙重授權在內的經銷商,全部由日產中國對其執行銷售管理職能。
???????其實,在此之前,已有不少外資企業陸續進行“并網”。鈴木今年6月在中國全面啟動并網銷售,也就是說長安鈴木、昌河鈴木、鈴木中國三家的銷售渠道并網;別克、雪佛蘭、凱迪拉克以及薩博品牌進口車的銷售業務由上海通用合資公司接管;進口奧迪的網絡控制權與國產奧迪一起并入奧迪事業部。除此之外,奔馳、寶馬、大眾、標致、克萊斯勒也都一一在國內實現并網銷售。
???????外方控制權加大
???????有業內專家認為,誰控制了銷售網絡,誰就控制了產品主動權。誰控制了汽車銷售網絡,誰就控制了中國汽車市場的命脈。
???????一位業內資深專家也表示:“并網銷售對于外資來講是一個理想的選擇,并網之后將利于整合渠道、加強管理。”該專家認為,許多外資在剛進入中國時,由于對
???????中國市場的不了解,一般選擇在自己有把握的研發和制造環節掌握控制權,而將銷售權更多的讓給中方。但隨著其對中國市場認識的加深,以及出于品牌管理、經營業績提升的需要,外資開始向銷售、售后以及金融方面進行滲透。
???????事實上,外國汽車品牌在中國市場上的絕對強勢地位早已不容置疑,所謂國產合資品牌,實質是有地方特色的外國品牌而已。目前90%的汽車專賣店,經營的都是外國品牌。一位汽車專賣店經營者說,汽車專賣店要求打外國品牌標識,結果就是中國人花錢為外國人做品牌宣傳,實行并網銷售以后,外方的控制權也就更加大了。
???????“我們目前所做的,只是依靠產業政策所規定的中外雙方50∶50的合資股比,來對外商做出限制,但在這之外,中方實際的討價還價能力是比較弱的。”上述專家表示,從長遠來看,最后可能會演變成兩種結果:一是外方主導,中方分紅;另外一種是中方主導,外方提供技術。“中間狀態不會維持太久,而在一些高端合資品牌上,往第一個方向發展的可能性更大。”
???????并網銷售已成趨勢
???????關于“分網”還是“并網”銷售這一問題,之前在政策方面似乎沒有很清晰的規定,直到2005年4月《汽車品牌銷售管理辦法》正式出臺,商務部市場建設司相關負責人才明確表示,進口車和國產車是“分網”銷售還是“并網”銷售由企業自行決定。對于外資來說,這無疑是一張實行并網整合的通行證。“政策的放開、投資方的信任,加上并網的現實好處,使東風日產得以順理成章地接管進口車和國產車的銷售。”東風日產一位工作人員表示,“這有利于我們現有產品的相互補充和相互支撐。”
???????“對于經銷商而言,并網銷售也是一件好事,他們將有更多的利益獲取點。”一合資品牌總經理表示,“對于消費者來說,把更多的車型放到同一個銷售體系里,意味著其可以在同一個地方有更多的選擇。此外,消費者在售后服務方面也可得到更好的保障,維修更方便。”
???????“隨著外方對網絡控制力度不斷加強,隨之而來的是品牌影響力提升和銷售量增長,因此,會有越來越多的合資企業把進口車和國產車銷售網絡進行合并,這已成趨勢。”汽車分析師賈新光如是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