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家長擇校觀新變:更關心孩子健康和交往能力
?????? 新學期開學,南京各小學擇校的人數已經明朗。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和過去緊盯名校相比,現在不少家長的擇校觀念正在發生轉變,擇校的目標也在發生變化。“70后家長對孩子教育的態度,的確和過去的家長有很大不同”,鼓樓區一中心小學的張校長感嘆。
???????放棄城里名校到江寧擇校
???????開學第一天,家住江寧天地新城的浩浩睡到7點鐘才起床,從容地刷牙洗臉、吃飯后,就跟著爸爸到新學校上學了。而暑假前上學的時候,他每天6點就要爬起來了。原來,這學期浩浩的爸爸給他辦了轉學手續,轉到了家門口的學校。
???????浩浩的爸爸告訴記者,孩子原來在城里一所不錯的小學就讀,每天上學都要起大早,路上顛簸一個小時才能到校,經常在車上哈欠連天,到了學校很疲勞。下午放學回來,到家都天黑了。今年小區旁剛建了一所新的學校,看著孩子實在辛苦,他決定給孩子轉學,就是為了讓孩子每天多睡一會。
???????記者問放棄城里的名校是否覺得可惜,浩浩的爸爸笑著說:“孩子的健康最重要。而且我看過了,這所新學校的硬件設施很不錯,聽說還要招一批不錯的教師。我想沒有必要一味去擠城里的名校。”因為浩浩的戶口還在城里,這次轉到江寧,還要交3600元的贊助費,除此以外,每年還要交190元的借讀費。但浩浩的爸爸認為,為了孩子的健康,值。
???????家長擇校觀發生轉變
???????“的確,現在家長的擇校觀和過去相比發生了很大變化。”鼓樓區一中心小學的張校長深有感觸。在鼓樓區,名校云集,瑯小、拉小、力小歷來是擇校的大熱門,但是這兩年到一中心小學擇校的家長越來越多,每年以10%-20%的速度增長。今年又增長了20%,一年級新生中有60%是擇校生,學校的生源結構中,擇校生和學區內學生的比例首次發生逆轉。
???????張校長分析,發生這種現象,一方面和學校這兩年辦學聲譽不斷提高有關,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現在家長的擇校觀在轉變。“過去的家長最關心的往往是這個學校每年上南外的有多少,現在不一樣,他們更重視學校的學習環境,有沒有運動場所,課余活動豐富不豐富,有什么特色。”張校長說,因為一中心小學的特色就是有豐富的校本課程,如珠心算、風琴、英語口語、網球、游泳、足球等,很多家長都是慕名而來。
???????“過去家長擇校時更關注升學率,而現在的家長擇校時往往體現了希望孩子全面發展的愿望。”
???????“70后”家長普遍心態好
???????據了解,今年一年級新生的家長很多是1975年以后出生的。張校長說,除了擇校,這些70后家長在整個教育觀念上與60年代出生的家長有很大差異。
???????“20世紀60年代的家長可能因為經歷過文革,特別重視教育,對孩子的學習成績也要求很高。他們中的不少人認為孩子必須要考到‘雙百’,只要學習好就是好孩子。至于其他方面的發展,就看孩子有無天賦了。但是70后的家長不一樣,他們往往主動地創造機會讓孩子去發展各方面能力。但是對孩子的學習成績,反倒沒有那么苛刻了。”張校長說,如果學校要給學生課外補習,甚至會有家長有意見。
???????“70后家長的心態很好,比如對于孩子能否上南外,都能保持平常心,他們認為孩子今后的出路有很多,不是非上名校才有出息。他們更關注孩子的健康以及交往能力。正因為此,學校這兩年來自家長‘升南外’的壓力也減輕不少。”張校長說,可以說,70后家長對優質教育的定位,已經趨于多元化。(王晶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