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各大廠商忙于降價、作秀、推新車,但市場反應卻冷淡,更多的人選擇了捂緊錢包、持幣觀望。商家關心的是,4月份這種現象能否改觀?對消費者而言,4月是否到了該出手的時候?車市此起彼伏的降價聲會不會歇下來?還是會愈演愈烈?
4月預計至少增長30%
四月真是一個令人振奮的季節。記者采訪了重慶本地幾家車商,普遍對四月市場表示看好,保守者預計增幅在20%左右,樂觀者甚至預計比3月銷量增幅能達到50%。究其原因,這些業內人士從幾個方面給出依據:其一,從往年的數據看,四月相比三月普遍增幅都在40%至50%,從近兩年開始,增幅開始下降,但保持30%的增長還是有把握;其二,從三月來店消費者的反應看,除南北大眾、夏利等降價產生實質性效果,帶動來店人數明顯激增之外,大多數品牌的降價都如泥牛入海,反響平平,消費者都在觀望的同時積蓄購買力;三是五一黃金周臨近,這是今年車市第一個重大利好,有助于開啟4月市場的井噴“閥門”。正如某商家所言,三月大降價是“地利”,五一黃金周是“天時”,買家們積蓄能量、等待爆發可謂“人和”,三者齊備,4月井噴可待!
價格戰本月告一段落
3月31日,東風雪鐵龍宣布對旗下愛麗舍、富康進行全線官方降價,降幅最高達1.7萬,從而使其成為三月降價潮的收官之作。縱觀整個三月,包括南北大眾、日產、凱越、藍瑟、夏利、奧迪A4、雪鐵龍在內的多個品牌都進行了官方降價,涉及從4萬到30萬各個層面。盡管虛虛實實,水分不少,但卻增加了曝光,聚攬了人氣。消費者所關心的是,4月還會有哪些新花樣?
業內人士建議,聚焦豐田、本田、現代、起亞、標致這幾大品牌,四月很可能會有官方降價。一來今年都有新車型推出,面臨新老換代,老款庫存壓力會很大;二來經銷商當下終端促銷較大,廠家追認只是時間問題;三來這幾大品牌今年銷量目標都比較高,降價是早晚會降,廠家所猶豫的只是時機。
各大廠商的慣常思維是三月調整產品和價格,四月發起總攻。因此四月價格走低雖是必然,不過幅度和參與面應會小于三月。四月頭兩個星期如果沒有人跳出來,轟轟烈烈的春季價格戰預計也將告一段落。
急著買車嗎?不出意外,四月可以出手了。 (記者 車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