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島,不少人為了能住上低價格的房子,聯合起來成立了一個合作建房聯盟,現在,他們已經進入了商討“買地”的階段了。
昨天,青島的投資建房說明會,吸引了100多名市民前來參加,這種個人集資建房模式,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市民說:“我覺得這個事如果能操作
好的話操作成功的話確實對降低房子的價格有幫助的。”
個人集資建房是件好事,可是項目如何監管,資金安全怎樣保證?部分人還是提出了疑問。
市民說:“資金安全這是若干年來都是擔心之事在一個就是現在爛尾樓挺多的爛尾樓以后新的爛尾樓怎么辦?”
市民說:“銀行怎樣能把資金管理好畢竟是老百姓一生的積蓄。”
工作人員說:“在工程沒有動工之前,集資款都存在投資者自己的銀行賬戶上,不會出現安全問題,建房聯盟要使用這些存款,必須得到全體投資者的認可。”
工作人員說:“銀行要根據客戶要求有一系列相關的對于托管資金的一些說明來控制風險就資金怎么來支付采取這個方式。”
目前,合作聯盟已經與土地持有方達成初步意向,人數和資金如果到位,就可以拿到地。市民們說,參考周邊住房的銷售價格,通過合作建房模式買房,每套住房至少可節省10~15萬元的房款。
近日,北京個人合作建房聯盟首戰拿地失利,青島合作建房最終會怎樣我們現在還不好說,合作建房畢竟還是一種新模式,當新事物出現的時候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如何規范合作建房模式,許多的事情還在探索和研究之中。
合作建房編后
對于個人合作建房,我們經濟頻道、曾經對北京和廣州的做法、進行過跟蹤報道,可以說,這些合作建房都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成功。我們建議參與的人,多和北京、廣州的那些、有過經驗的人士、溝通了解一下。這樣可以少走彎路。另外,有關部門也應該、密切關注這件事情,尤其對于集資資金的去向,應該有監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