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11日,我市本年度首次土地出讓在市房產交易中心舉行。雖然此次出讓的三宗地塊均為普商用地,但在宏觀調控
進一步細化,力度不斷加強的一個新年份里,無疑有著太多的謎底期待揭開——
三宗地塊各歸其主
此次出讓的1號地塊位于市北區遼陽西路以南、吳石支路以東。土地面積2.79萬平方米,規劃建筑面積3.9萬平方米,掛牌起始樓面地價為1930元/平方米。該地塊規劃建筑為高層或多層,建設容積率≤1.4,建筑密度≤30%。附加條件中對該地塊可售面積限定銷售合同均價為5068元/平方米。最終該地塊以2301元/平方米的價格被新華錦集團山東錦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獲得。
2號地塊位于李滄區重慶中路211號,土地總面積2萬平方米,土地用途為住宅和商業,規劃建筑面積為2.79萬平方米。掛牌起始樓面地價為1100元/平方米。地塊容積率≤1.4,建筑密度≤28.9%,建筑設計要求新穎大方,符合青島地方特色。地塊可售面積限定銷售合同均價為3800元/平方米。最終該地塊以1160元/平方米的價格被青島太平洋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取得。
3號地塊位于李滄區金水路北側,土地面積6.23萬平方米,規劃建筑面積7.48萬平方米,掛牌起始樓面地價為1170元/平方米。在附加條件中規定該地塊容積率≤1.2,建筑密度≤22%,該地塊可售面積限定銷售合同均價為3932元/平方米。百通地產以1170元/平方米的價格掛牌在程序中取得該地。
條款細化開發品質有保障
伴隨著政府宏觀調控的深入,我市對于經濟適用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用地的供應力度一再加大。對于這些“特別”用地的出讓在更加科學、嚴謹和規范的同時,在這些項目的后期開發建設要求上,相關部門也在探索著對一些條款要求更加明確。其目的在于確保這些有著“特別護照”的住房能夠具有令消費者滿意的開發品質。
此次共推出普通商品住房用地11萬平方米,現計劃建筑面積14萬平方米。在對地塊建設要求中明確規定項目除具備基本配套條件外,還應具備集中供暖、煤制氣等配套設施。
其中,位于李滄區金水路的3號地塊,被確定為李滄區的區政府重點工程,這對于普通商品住房的開發無疑有著重要而深遠的意義。對于該地塊的開發,出讓文件還特別規定該項目的投標(競買)開發建設單位要具有三級以上房地產開發資質,注冊資金不低于2億元,具有良好的開發業績和社會信譽。這些針對普通商品住房開發商的規定和要求,將對以中等收入家庭為銷售對象的普通商品住房的開發品質提供強力的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相關部門對于越來越多的普通商品住房開發商,提出一些針對企業和項目的具體要求,是對政府“特別供地”實施到位的有效保障,是對廣大消費者住房需求的具體責任,也是對已經享有政府諸多政策保障的普通商品住房的開發建設的合理要求。這些政策規定的進一步完善將對普通商品住房和經濟適用住房的開發、建設和后期銷售,具有強有力的推動作用。
眾所瞻望顯現普商強勢
普通商品住房所具有的政策保障,開發建設中的“綠色通道”,定向消費者的數量眾多,使普通商品住房強大的生命力逐漸顯現。
在此次土地出讓中,1號地塊的出讓過程就反映出市場對普通商品住房用地的市場認知度。作為普通商品住房用地,該地塊位于市北區注定了其區位優勢;加之土地面積適中,地塊規整等特點為諸多企業趨之若鶩。
競價首先在手持6號號牌的錦源地產和12號號牌的華僑地產之間展開,不久持7號號牌的中房也加入到競買行列。競價幅度也從每輪加價幅度10元/平方米,調整到加價5元/平方米,直至加價幅度1元/平方米。
記者在出讓現場看到,各路買家不斷以變換叫價方式、調整加價幅度、改變舉牌節奏等競買技巧,試圖擺脫競價對手使競買現場進入白熱化。就在競價進入百輪,觀摩的人們認為取地者即將出現時,16號號牌持有者的“橫空出世”讓出讓現場爆發出一陣驚嘆。驚嘆不僅是因為“半路程咬金”的沉穩,更因為這個“程咬金”是島城地產的著名企業海信地產。最終該地塊在多家青島地產界名企的競價中,被從開始就有勢在必得氣勢的新華錦集團山東錦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獲得。
普通商品住房用地由推出之初的無人喝彩,到近期諸多企業的競相逐鹿,恰恰印證了普通商品住房開發建設在未來房地產開發建設的重要位置。而品牌房地產企業的不斷加入取地將對未來普通商品住房的開發品質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圖/文 本報記者 宿 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