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1月15日訊(記者
殷玉國)以納米高科技產品山東總代理的幌子進行誘惑,并給你的公司郵寄關于該產品的介紹及獲獎證書,接著就有買家與你聯系大量進貨,而且是先付50%的貨款……濟南一家公司被這種“零投資即有收益”的假象所蒙蔽,掉進了犯罪分子設置好的圈套,被輕易騙走了16
萬元。日前,受害人到槐蔭經偵大隊報案。
無條件就成山東總代理
“我們公司被騙了16余萬元!”1月份,槐蔭區某公司的法人代表到槐蔭經偵大隊報案稱,去年5月底6月初,一伙自稱是江西某科技實業公司的人,利用假水晶環高科技材料設計圈套,騙了公司。
接到報案后,槐蔭經偵大隊二中隊民警立即展開調查,逐漸查明了案件的真相:去年4月30日,受害人接到一江西公司高經理的電話,高經理想讓受害人代理銷售其公司生產的一種運用納米材料制成的高科技產品——“NM水晶環”,利潤很高。去年5月10日,受害人收到高經理郵寄來的有關NM水晶環的宣傳材料及山東地區總代理的委托書。
上萬元利潤的生意送上門
去年5月23日,一自稱是某單位后勤處陳處長的男子給受害人打電話,詢問有關NM水晶環的情況,并要求受害人郵寄樣品化驗,如果符合標準,就購買2000平方米的NM水晶環。受害人問陳處長是怎么知道其公司經營NM水晶環的,陳處長回答是通過互聯網知道的。受害人隨即給江西公司的高經理打電話詢問此事,高經理說,已經在網上對其進行過代理宣傳。
為了不錯過這筆買賣,受害人將NM水晶環樣品給陳處長郵寄過去。去年5月29日,陳處長給受害人打電話稱產品檢驗合格,要通過傳真機簽定合同。經過協商,受害人以每平方米345元的價格賣給陳處長NM水晶環,陳處長承諾先付50%的貨款,即345000元,可以將電匯憑證復印件傳給受害人。
天下真有這么好做的買賣?受害人雖然滿腹疑惑,但經不住利益的誘惑,還是與陳處長簽了份690000元的訂貨合同。很快,受害人收到了電匯憑證,該憑證上顯示的匯款銀行是山西省聞喜縣交通銀行聞喜支行。受害人通過電話詢問“聞喜支行”的工作人員,證實陳處長的345000元已經匯出,并稱貨款72小時就能到賬。
接下來,受害人立即與江西公司的高經理聯系NM水晶環,高經理稱他在外地出差,倉庫的NM水晶環已經被負責北方地區的業務員王某提走,發往石家莊等地,如果受害人急著要貨,可以與王某聯系。
現金支付貨款“上套”
受害人與王某電話聯系后,王某讓受害人到德州高速公路服務區接貨,并稱這批貨是別人定好的,如果受害人等著用先付15萬元,剩余貨款等他將石家莊的業務處理完,回濟南時再結清余款并開具發票。
此時,要貨的陳處長催促受害人按時交貨,否則就要向其索賠。受害人租用了一輛貨車在德州高速公路服務區將15萬元交給了王某,并將2000平方米NM水晶環運回濟南。去年5月30日,陳處長給受害人打電話稱,單位已經安排車輛來濟南提貨。隨后,受害人通過網上銀行給了陳處長11600元“好處費”。
去年6月1日,受害人發現貨款并未到賬,陳處長也沒有派人來拉貨。此時,高經理、陳處長、王某等人已經蹤跡皆無,就連“聞喜支行”、江西某公司等單位的固定電話也處于關機狀態。
據辦案的民警介紹,此類案件在山東及浙江、江蘇、北京、天津等地屢有發生,犯罪分子流竄作案,利用一些人快速發財的心理,設置層層圈套,誘使他人上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