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中國人持續不斷地走出國門,安全事件就會有一個龐大的基數,不能奢望徹底杜絕。”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的安全問題專家李偉說。由此可以看出,2007年的中國公民海外安全問題可能依然嚴峻。
據國家旅游局局長顧朝曦透露,中國已成為亞洲的第一大旅客輸出國。截
至2006年7月,共計124個國家和地區已正式成為中國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中國人已可組團前往其中的84個。
中國商務部的報告顯示,到2005年底,中國企業海外投資和跨國經營投資額超過500億美元,境外中資企業達一萬多家,有數十萬中國工人和管理人員在異國他鄉工作生活。隨著英美高校紛紛增加中國留學生名額,中國留學生人數已居世界首位,2004年已達11.47萬人。
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賈慶國認為,近年來全球范圍內動亂、流行疾病、災害不斷,2007年中國公民海外安全問題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
如果將2007年世界地區安全風險程度分為三級,一類最高危地區是南亞的阿富汗和中東的巴以地區和伊拉克。在中東,美國深陷武裝占領泥潭,無力在短時間內扭轉伊拉克的混沌局勢,而巴以沖突、黎以沖突雖進入相對緩和期,但其中根本矛盾未見解決,矛盾仍可能隨時激化。南亞的阿富汗將繼巴勒斯坦、伊拉克之后成為世界上最兇險的地區。恐怖襲擊、綁架、兇殺時有發生。專家提醒,對于上述區域,中國游客和商人當慎之又慎,如無特殊原因,不要前往。
次之的二類危險地帶是非洲、南美洲和俄羅斯。這里雖不像一類地區那樣危機遍地,但部分區域治安狀況不容樂觀。在南美,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等傳統治安混亂地區難以迅速改觀,其國內治安狀況仍舊堪憂;非洲貧富差距較大,情況復雜,各國國情千差萬別;俄羅斯西部的光頭黨仍然猖獗,東部西伯利亞惡劣的工作環境仍然是最重要的安全威脅。
第三類則是歐美日韓和大洋洲,社會治安基本狀況較為穩定,相對最為安全,但中國游人當防范扒竊、偷盜和搶劫,盡量少去城市特殊區域。同時,這些地區也是勞務輸出“黑中介”活動中心點,人蛇偷渡、詐騙等犯罪行為高發。此外,南太平洋諸小島國,近年來動亂時有發生,某些還帶有排華性質,當小心提防。
賈慶國指出,隨著中國的崛起,中國在很多國際問題上,尤其是一些敏感爭端問題上可能會采取更加明確的立場,也就可能得罪某些勢力。“如果說國家政府礙于體面,大抵不會以普通公民泄憤的話,在一些政局混亂、相對落后的地區,誤解與不滿可能會發酵成危害個人安全的毒湯。”賈慶國舉例說,“美國公民在世界很多地方都受到尊重,但同時在中東和非洲一些地區卻成為最易遭受‘意外打擊’和‘天降橫禍’的群體,正所謂‘樹大必然招風’。”
當然,中國國力不斷增強,也同時讓中國政府更有能力、有經驗以及國際影響力,為海外公民提供更全面、細致的保護。比如,在所羅門和湯加的撤僑行動中,中國政府完成了在極短時間內動員、轉移幾百人的大型運輸活動,蓋因在交通、通訊、食品、醫療等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更兼周邊國家給予了積極配合。
雖然中國政府對中國公民權益關注增強,賈慶國還特別提醒,要防止矯枉過正。“有些中國公民在國外作非法勾當,對這些人就不能一味袒護。”中國的做法應該與傳統的強者邏輯與強權心態有所不同,應該力求公正,“既關愛,又不溺愛”,秉持一種“負責任,講道理”的坦然態度。
新聞鏈接 2006年部分中國人海外安全事件
1月22日來自中國東北沈陽的移民學生張某在加拿大多倫多遭兩名中國臺灣移民槍擊身亡。
1月31日香港捷旅假期旅行社的一個43人的旅行團,在埃及乘旅游車從胡爾加達前往盧克索途中,因車速過快發生車禍,導致14人死亡,30人受傷。
2月12日一艘漁船未經允許進入澳大利亞海域,被澳大利亞北領地漁業管理局扣留,船上的18名中國籍船員被送往北領地的一個羈押中心。
2月15日中國與巴基斯坦合作建設的一家水泥廠的6名中國工程技術人員遭遇恐怖襲擊,中國工程人員2人死亡,1人重傷。
3月13日加拿大溫哥華西區一華裔家庭遭蒙面劫匪入屋打劫,自2005年7月以來,這個華裔家庭已經三度遭劫。
3月20日在韓國水域發生的船舶碰撞事件中,圖瓦盧籍貨船上的17名中國船員落水,有3人遇難,9人失蹤。
4月4日韓國“東元628號”遠洋漁船及船上25名船員(包括3名中國船員)在索馬里海域被索武裝人員劫持。
4月4日在南非約翰內斯堡華人聚居地西羅町地區MARCIA大街,一華人住宅發生槍戰,兩名福建籍華人受傷,被救護車送往醫院搶救,兩人均無生命危險。
4月17日日本群馬縣伊勢崎市發生一起車禍,釀成兩名中國留學生1死1傷的慘劇。
4月18日所羅門群島當地時間下午3時,由于對總理選舉不滿,所首都霍尼亞拉市數百名民眾在離議會最近的唐人街滋事,焚燒二十多家華僑華人店鋪,騷亂殃及數百名華人華僑。
5月14日一名到巴黎觀光的中國游客,在巴黎圣母院附近被人用含麻醉劑的巧克力麻醉,隨身提包被搶,包括護照在內的財物被洗劫一空。
5月14日一輛搭載著20多名中國游客的旅游巴士在從泰國首都曼谷前往海濱旅游勝地帕塔亞途中發生翻車事故,導致車上1名中國人死亡,6人受傷。
5月19日中國公民李志巍在莫斯科被不明身份者殺害。
5月22日巴黎一家中國茶室發生槍擊案,造成一人死亡一人重傷,死傷者均為中國移民。
5月23日凌晨,馬里北部城市基達爾因族群問題發生騷亂,河北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在基達爾項目辦事處5位專家遇困。
5月24日中國公民劉某在俄羅斯克麥羅沃市被害身亡,并被搶走400萬盧布。
5月27日印尼中爪哇大地震,至少10名華人遇難。
5月29日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發生美軍同阿民眾之間的嚴重沖突,一家中國商人開辦的商店遭搶劫并被燒毀,數家臨街商鋪的櫥窗受損。
5月29日6名中國商人在馬來西亞遇劫時奮起反抗,歹徒悍然開槍射擊,致使一名中國商人魏清平腹部中槍。
7月15日在馬德里市中心的市政廣場發生了一起嚴重的中國人斗毆事件。一名中國人當場死亡。
7月25日以色列轟炸了聯合國駐黎巴嫩維和部隊位于黎巴嫩南部的一處觀察站,造成4名聯合國軍事觀察員死亡,其中包括中國軍事觀察員杜照宇。
8月2日加拿大蒙特利爾市西北約50公里處度假小鎮圣蘇維(St.Sauveur)爆發一宗一對華裔夫婦被當地青少年毆打、吐口水、辱罵及發出死亡威脅的族裔仇恨事件。
8月21日莫斯科切爾基佐夫市場“歐亞”集貿市場咖啡館發生爆炸事件,10人死亡,包括5名中國人,2名兒童,55人受傷。
9月23日南非布魯芳登華人遭遇重大車禍,一輛華人駕駛的轎車發生翻車事故。車上5名乘客,分別受到輕重傷,其中一人死亡。
9月24日傍晚6點左右,位于莫斯科切爾基佐夫市場的“海鷗”商貿中心一兩層建筑失火。據悉,一名中國公民被大火燒成重傷,并被送往醫院救治。
11月10日近300名鬧事者沖入中國在厄瓜多爾最大的石油項目———安第斯石油公司油田,占領了油田的作業區和油田的小機場。
11月11日一群武裝歹徒乘坐車輛進入我駐委內瑞拉使館商務處駐地,劫持我外交官并威脅殺死我人員。歹徒搶劫得手后逃離,所幸我人員未受傷害。
11月16日南太平洋島國湯加王國首都努庫阿洛法下午發生騷亂。十余家華商擁有的商店也遭到騷亂波及。
11月19日南非開普敦,5名來自福建福清的華人遭同鄉砍傷。
12月14日一輛載有中資公司員工的客車在阿聯酋迪拜發生交通事故,共造成中國工人6人死亡,8人重傷。
(來源:《南方周末》;作者:姚家威 由珊珊 黃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