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的企業中,LG集團是中國人耳熟能詳的,以LG的名義開拓中國市場會有很多便利之處。但是,LG集團卻將旗下企業分為數家,讓他們在各自的專業領域施展所長,其中專做電纜的部分組成了LS集團。于是,這支以制造電纜為主業的隊伍,以鋪橋架線的姿態來到中國,編織起屬于他們的生產、行銷網絡。
這是真正意義上的在中國市場上的單飛,而且這種單飛的成績相當搶眼:短短3年時間,LS集團已經在中國設立了9家工廠、兩個銷售大本營、30家行銷據點,年銷售額達到了2億美元。
在中國賺錢,也在中國回報社會。LS集團在青島出資百萬元人民幣資助大學生,又向中國的殘疾人法律援助行動捐款百萬元人民幣,這樣的善舉得到了有關方面的高度評價。
日前,記者在北京采訪了LS集團副會長兼CEO具滋烈。具滋烈表示,LS集團十分看重中國市場,因此近年不斷加大在中國市場的投資力度,在年銷售額2億美元的基礎上,希望到2010年,能將年銷售額上沖到10億美元。
記者向具滋烈提到了十分敏感的內資企業和外資企業兩稅合一話題,具滋烈表示,任何一個國家在開放初期,都會給外國投資者比較優惠的政策,韓國是這樣做的,中國也是這樣。作為外企,當然希望這些優惠政策能夠持久一些。但是,就LS集團而言,如果中國修改了相關政策,LS集團一定會遵守相關的法規,這一點毋庸置疑。
具滋烈同時建議,中國有關部門在修改相關政策時,對于技術含量高的外資企業,或者技術轉移項目,應繼續給予相應的優惠政策。因為這些企業在企業本部的技術研發耗費了大量的成本,到中國后如果沒有相應的優惠政策支持,很難消化技術研發成本。具滋烈同時提醒中國方面注意,越南、印度等國也在開放,也有吸引外資的優惠政策,如果中國方面取消優惠措施,可能會導致跨國公司將投資轉移到這些國家。以LS集團為例,已經在越南建立了兩家工廠,現正準備再增加一家。
談到LS集團韓國籍員工在中國的生活情況,具滋烈表示,他們還比較適應。因為中韓兩國文化接近、生活習慣接近,LS集團的韓國籍員工在中國生活、工作很愉快。
日前,已經有不少中國企業與LS集團進行接觸,商討合作適宜。具滋烈表示,LS集團對與中國同行的合作,持開放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