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美國東部時間晚6點(北京時間11月23日早7點),國際空間站的俄羅斯宇航員米克哈伊爾·秋林將在6小時太空漫步期間,用一根鍍金球桿向太空中打出一枚重為3克的高爾夫球。俄羅斯專家推算,這枚高爾夫球將圍繞地球軌道旋轉長達三年半,然后才墜落到大氣層燒毀。一些專家質疑,他們擔
心高速飛行的“太空高爾夫球”可能會對空間站和人造衛星帶來毀滅性災難。鮮為人知的是,有幸在太空揮桿的秋林竟是一名“菜鳥”球
手,他之前甚至從來沒碰過高爾夫球。
“菜鳥”驚人表演
據報道,“太空高爾夫球”計劃是俄羅斯宇航局為加拿大多倫多“21元素高爾夫球公司”所進行的一項別開生面的太空宣傳活動。根據該計劃,22日美國東部時間晚6點(北京時間23日早7點),俄羅斯宇航員秋林將走出國際空間站,開始長達6小時的太空漫步。而他在太空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向太空中打出一枚重為3克、由鈧合金制成的高爾夫球!
據透露,屆時秋林的雙腳將固定在太空站旁一個特殊平臺的欄桿上,而高爾夫球放置于他面前一個裝有彈簧的球座上。一旦秋林覺得站穩了之后,他將用一只手揮起一根鍍金高爾夫球桿,將它擊向太空。與此同時,美國宇航員阿蘭格里婭也將用一部攝像機拍下全過程。而如果秋林始終無法站穩,阿蘭格里婭則將走到平臺上抓住秋林的雙腳,協助其站穩。此外,兩名宇航員將總計帶上3枚高爾夫球,以求達到最滿意的表演效果。但有趣的是,有幸在太空揮桿的秋林竟是一名“菜鳥”球手,他之前甚至從來沒碰過高爾夫球,直到最近才“臨時抱佛腳”,在太空站上開始訓練。
可能撞壞太空站
然而,“太空高爾夫球”表演卻引來了一些科學家的擔憂和質疑。據悉,目前尚不清楚這枚飛逝的高爾夫球將在太空中停留多長時間。但據俄羅斯和“21元素高爾夫球公司”的專家預測,它將會環繞地球軌道旋轉長達三年半,直到三年半后,這枚高爾夫球才會墜落到大氣層中,像流星一樣燒成灰燼。
科學家擔心,盡管宇航員穿著厚重的太空服動作笨拙,不大可能會用力猛擊高爾夫球,但球仍將以相對于地球數千公里/小時的速度飛出。因此如果一旦它撞上某物體時,必將造成嚴重損害———而萬一高爾夫球恰好停留在和國際空間站同一軌道平面上,那么它甚至可能在未來某一天和國際空間站相撞!美國休斯頓市NASA約翰遜太空中心“軌道殘骸專家”利歐稱:“這樣的撞擊力相當于6.5噸的卡車以每小時100公里速度行駛時發生的碰撞。這一后果將不堪設想!
此外,在距地球400公里的太空站軌道上有300顆人造衛星,高爾夫球也可能會擊中某一顆人造衛星。不幸的是,由于高爾夫球太小,以至于無法用地面雷達進行跟蹤。據悉,美國軍方雷達可以對直徑小到10厘米的太空垃圾進行跟蹤,有時甚至可以觀察到僅5厘米寬的物體,但對于體積更袖珍的高爾夫球卻無能為力。
3天即可跌落大氣層
但NASA負責安全的官員卻表示,23日的“太空高爾夫球秀”不會給國際空間站或衛星帶來任何威脅。
首先,按照NASA的估算,這枚的高爾夫球最多只會在太空中呆3天,然后就會返回地球大氣層并燒毀。
NASA國際空間站副程序經理科克·謝爾曼稱:“我相信我們的數據是精確的。我懷疑,俄羅斯專家在分析高爾夫球的飛行時間時,可能弄錯了一些關鍵參數。”
其次,“21元素高爾夫球公司”總裁娜塔麗亞·哈恩女士透露,盡管地面雷達無法追蹤高爾夫球,但由于高爾夫球內裝有的全球定位發射機,可以通過衛星跟蹤其位置,直到發射機的電池耗盡為止。
第三,22日秋林在揮桿一擊時,他會特意將高爾夫球擊向太空站“后方”的太空(和太空站前進方向相對而言的“后方”),以便使其更快地墜入地球大氣層,減少后患。
月球上玩過高爾夫
據悉,“太空高爾夫球”計劃是俄羅斯代理的許多太空商業計劃之一!21元素高爾夫球公司”計劃在那根鍍金高爾夫球桿返回地球后,將它捐贈出去用于慈善目的。該公司的總裁哈恩女士充滿信心地稱,如果這次表演成功,那么今后該公司還將計劃在空間站多打幾次高爾夫。她還表示,此次秋林在太空打高爾夫球時站立的平臺,將被命名為“空間站高爾夫和休閑俱樂部”,而將來到空間站旅游的游客,或許也有機會站在上面打一回“太空高爾夫”,好好過把癮。
不過,這將不是人類在太空中第一次打高爾夫球。
1971年2月6日,NASA登月宇航員艾倫·謝法德離開月球前,曾在月球表面打出了3枚高爾夫球。不過,這3球都沒打好。據謝法德稱,第1球“擊起的塵土比球還多”;第2球則飛向了攝像機;第3球用力太猛,干脆“飛到了數英里之外”。
而他當時用過的那根球桿,后來被收藏在了美國高爾夫球協會博物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