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發改委、國家郵政局日前聯合發出通知,決定從11月15日起上調信函明信片業務資費。面對郵資“漲價”,記者采訪多名市民,他們均稱因為很少寫
信,調整郵資對他們沒有任何影響,而郵政局工作人員也表示“私人信件不到平信總數的一成!兵櫻銈鲿,在市民生活中是否已經成為歷史,還有什么人通過手寫書信聯系,記者就此展開調查。
8900多萬封平信
九成是商業信函
“有時間多給我寫信!边@句話在10年前還經常出現,每當家人、朋友分別時總要將這句話掛在嘴邊,可隨著互聯網、手機的普及,電話、手機短信、E-mail、QQ、MSN及剛開始試用的3G手機成為市民主要的聯系方式。一句話的消失,折射出市民生活方式的變更。
記者昨日從郵政部門了解到,2005年全市寄出8900多萬封平信,今年寄信數量也在這個數字左右,但其中大部分都是商業信函。像銀行的消費清單、商場寄來的促銷宣傳單,不少市民一年可以接到幾十封,雖然沒有具體統計過確切數字,但據郵政部門工作人員統計,它們的數量最少占到郵政函件業務中的九成,而私人信件的數量“很難超過一成”。
兒子在天津工作
母親每月寫封信
11月15日下午,記者來到市南區一家郵政局,該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這里平均每天可以收到七八十封信,但很少看到私人信件。當天下午5時30分,記者隨郵政人員一起打開郵筒,發現當天收信40封,但只有3封是私人信件,其他均為各單位的公函。
“現在來我們這寄信的基本都是老人!编]政人員告訴記者,老年人還使用手寫信,一是多年的習慣,二來他們多數不會使用互聯網等新工具,另外還有些老年人表示,給在外地的兒女寄封手寫的信,能讓子女感覺更安穩。
11月16日,記者在郵局前碰到來送信的黃女士,她告訴記者,因為26歲的兒子在天津工作,所以她每個月都寫封信寄給兒子,有時一封信要寫三四天。黃女士告訴記者,兒子基本隔三差五就往家打電話,但從來不愿寫信,有一次她為此發了牢騷,兒子“被迫”寫信回家,中間還寄回一封打印的信,最后慢慢又不寫了!艾F在的年輕人,恐怕沒幾個愿意寫信的!秉S女士認為,這是通訊方式發展造成的!
郵遞員現在的信感覺冷冰冰
據郵政局工作人員介紹,目前青島市私人信件較多的郵筒一般都在大學和打工者比較多的地方,另外部隊上的私人信件也比較多。
11月17日上午,記者在路上遇到一名正在送信的郵遞員,他告訴記者,現在的郵包比以前更重了,“但私人信件少了,做郵遞員也少了很多樂趣!睋v,以前不少私人信件外都寫著“郵遞員叔叔辛苦了!”、“祝郵遞員節日快樂!希望我的信盡快到達!”、“信內有照片。請勿折疊!”等寫給郵遞員的話,現在送的多是打印出來的商業信件,讓人感覺冷冰冰的。
公司職員
天天“寫信”不用筆
市民李海濤在一家外貿公司工作,他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自己的電子信箱!耙惶斓冒l30多封郵件!崩钕壬嬖V記者,“我最后一次用筆寫信大概是8年前!崩钕壬嬖V記者,自己1998年剛上大學時還提筆寫寫信,班里的其他同學也都給自己的男女朋友寫信,誰的信多大家還會有一些小小的嫉妒!艾F在都不會寫信了,連格式也快忘了!崩钕壬蛉しQ,自己現在除了“此致”、“敬禮”,還記得一句開頭時常寫的“見信如面”。
大學生
連我媽都有QQ
“連我媽都有QQ,我們一般用這個聯系!鼻鄭u某高校大二男生孫偉告訴記者,他平時還經常用手寫信,但所有的信都發給了在上海念書的女朋友!爸饕撬杏X這樣比較浪漫!睂O偉告訴記者,郵政資費上調他感覺沒什么影響,每個月為這個最多多支出兩元錢,而他每次用的信紙、信封就要兩三元錢!拔覀兤綍r也用電話、QQ聯系,寫信就是為了有情調。”孫偉說。
記者 段海鷹 攝影報道

12月15日以后郵資不夠退信
“郵費漲到1.2元了,可我丟進郵筒里的信貼的還是0.8元的郵票,信能寄出去嗎?”昨天上午,市民肖女士撥打早報熱線82888000詢問。記者咨詢郵政11185熱線,工作人員稱投入郵筒的信件有30天的“過渡期”,郵資不足的郵件仍將正常郵遞,到柜臺購買郵票的按新政策收費。12月15日起全部按新政策收費,郵資不夠的信件將被退回。
相關鏈接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郵政局聯合發出通知,決定自11月15日起,上調信函、明信片業務資費。根據這一通知,信函資費首重100克以內,每重20克本埠由0.6元調整為0.8元,外埠由0.8元調整為1.2元;100克以上的續重資費維持每重100克本埠1.2元、外埠2.0元不變。明信片資費由每件0.6元調整為0.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