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病根”造成暖氣片不熱
全市絕大部分供熱區域實現順利供熱 市供熱辦稱“看天燒煤”沒有錯
早報訊 昨日,市政公用局公布了我市供熱首日的情況:全市絕大部分供熱區域實現順利供熱,居民室內溫度基本達到
16℃以上。從12319服務熱線接到的電話看,暖
氣片不熱成為市民反映最集中的問題。
暖氣不熱有原因
市政公用局的有關人員解釋說,四個因素造成了市民家的暖氣片不熱。11月14日、15日,泰能集團熱電公司位于洛陽路與四流南路路口的供熱主管道、開源熱電集團位于福州路與江西路路口的供熱主管道相繼發生爆管事故,影響了所屬區域部分居民的供熱。經緊急搶修,兩大片已在18日前達到規定溫度。我市部分居民小區的產權單位、開發商和供熱單位之間存在各種糾紛,也給集中供熱帶來很多困難。
部分熱網末端用戶,因所處小區的熱負荷不足,熱出口壓力較小,水溫偏低,造成暖氣片不熱,經過一段時間的循環和調試,這類問題將逐步得到解決。此外,部分居民家中的暖氣片沒有及時調試和排氣,或因頂樓用戶不在家、無法排氣,造成供熱管道不暢,還有部分居民私改供熱管道,影響了供熱質量。
看天燒煤沒有錯
因島城近期的天氣暖和,供熱企業不用太多的煤,室溫就能“達標”,但因此惹來個別市民的質疑:既然企業“看天燒煤”,省下的供熱費是不是該還市民?昨天,市供熱辦公開回應了這一質疑,有關人員表示,《青島市供熱條例》規定,供熱期間室溫達到16℃即為供熱達標,但由于每年供熱初期和后期氣溫較高,特別是今年11月16日以來我市最高氣溫較往年同期高了2℃左右,這與冬季最冷氣溫相比,供熱成本明顯下降,但當氣溫下降到零下7℃以下甚至更低時,供熱成本將會大幅提高。在制定熱價以及供熱溫度標準時,我市是按照每年140天,每天24小時的平均溫度來設定的,所以供熱價格是整個供熱季的平均價格。
此外,集中供熱不同于供水、供氣可以隨時調控,熱量要達到一定溫度需要一段時間的循環升溫。供熱單位根據氣溫調整鍋爐出水溫度,既利于節約能源和環境保護,也利于供熱的穩定。(記者
聶向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