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購車應更清楚燃油成本
油價上漲,養車成本飚升,“經濟油耗”成為了汽車廠家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廠家在對外推廣和宣傳時,都喜歡鼓吹自己的產品是同級別同類型的產品中
油耗最低的,而消費者真正在使用之后,油耗高低也是說法各異。一時間,有關油耗高低的問題,令消費者云里霧里,不知孰是孰非。
目前汽車廠家的車型資料中標注的都是理論油耗,即汽車在特定車速下測試的等速百公里油耗。理論油耗數字“好看”,但與實際油耗相差甚遠,對消費者而言其參考價值要大打折扣。隨著國家發改委日前公布的首批409款車型綜合油耗的面世,新的油耗標識制度看來已經離我們不遠了。
兩油耗值偏差較大
綜合油耗與目前汽車廠家車型資料中標注的理論油耗差距在哪里呢?據介紹,理論油耗是在特定車速下測試的等速百公里油耗,與真實油耗有較大偏差。而綜合油耗是在汽車檢測中心的模擬底盤工況機上進行測試,通過模擬底盤工況機擋位與速度排列組合成15種工況,測試車輛綜合所得的油耗,因此綜合油耗與真實油耗最接近。
綜合油耗可網上查詢
11月2日,國家發改委公布了首批409款車型的燃料消耗量數據。11月3日,國家發改委正式宣布,“車型油耗公示制度”正式啟動,即以后市場在售的每款車型,消費者都可以從發改委網站上查到它的綜合油耗。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發改委還計劃啟動油耗標識制度,即廠商在每一款待銷車型上都必須貼上與發改委公示數據一致的綜合油耗值。屆時消費者買車就多了一個有力的參考數據。
車商積極響應新“標識”
新的油耗標識制度即將面世,作為汽車品牌經銷商又有何反應呢?上海大眾負責人告訴記者:“油耗是目前客戶在買車時非常關注的問題。理論油耗與真實油耗肯定會大不一樣,這一點我們的銷售人員都會主動向客戶說明,并向客戶介紹自己駕駛時的油耗,或是我們所了解到的其他客戶使用時的通常油耗作為參考。”這位負責人認為,新的“油耗標識制度”對經銷商而言應該不會有什么影響。相反,綜合油耗的參考價值更大,消費者反而能明明白白地選擇那些車輛性能出色并油耗實實在在的品牌,這對負責任的汽車品牌和經銷商來說應該是一件好事。
七嘴八舌話油耗
作為消費者和經銷商,他們認為綜合油耗取代理論油耗有什么好處,我們不妨來聽聽他們的看法。
李先生(北斗星車主,駕齡3年):
油耗確實很重要,像我們這些剛開上車的工薪階層,用車最看重的就是油耗。新的油耗標識制度我認為很好,起碼省掉了消費者買車時還要到處打聽油耗的麻煩。如果廠家在說明書上標的都是理想油耗,根本沒有參考作用,那消費者買車時就會無所適從。油耗不僅關系到車主的用車成本,也關系到整個社會的環保進程。如果相關部門能督促廠家都標注可信度更高的綜合油耗,也會促使汽車品牌更加注重節能。
王女士(標致307車主,駕齡5年):
我買車比較注重外形、品牌和性能,當時油價不像現在這么貴,所以對油耗并不是很在意。其實車輛最重要的還是性能、安全性等,但如果車主能在買車前更好地了解油耗,綜合考慮,這樣對消費者來說才公平,用起來也不會讓人心里不舒服。
趙先生(某事業單位司機,駕齡13年)
油耗這東西說不準,跟本人的駕駛習慣、路況等有很大關系。開同一輛車,別人能開出百公里13升油,我就能開出8升!我認為,買車時要了解油耗還是要多向老車主請教,看看別人的油耗,車主對真實油耗才最有發言權。作為新車主,除了要向別人了解油耗,還應該學學人家是怎樣開車、怎么省油的。
廣州本田福日特約銷售服務店劉經理:
我覺得國家發改委公布車輛的綜合油耗是一件好事情,這是站在用戶角度考慮的,還給用戶一個明明白白的油耗說法。其實許多賣車的經銷商不一定清楚自己代理品牌的油耗到底是多少,因為要準確測量出油耗,是要具備很多設備和條件的,以前主要是參考廠家公布的數據。現在,國家權威部門公布每一款車專業的油耗測試數據,這樣就減少了市場混亂。在綜合油耗公布以后,相信消費者買車的心態和價值觀會更加成熟。所以,新的油耗標識制度具有很好的導向作用,讓用戶更明白了解所買車子的實際油耗,有個權威的參考標準。(肖明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