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城海水淡化全國領跑
大眾日報訊
“目前,我們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海水淡化設備正在以每天約2000噸的數量向黃島發電廠鍋爐系統供水。”青島華歐海水淡化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宏告訴記者,這意味著電廠過去每日需要的2000噸地方市政供水現在降為了零
。據悉,華歐正在加快提升海水淡化能力,近期有望達到1萬噸/日,屆時,黃島發電廠將成為全國第一個只用海水淡化水發電的電廠。
據了解,華歐海水淡化產業化綜合示范基地是由黃島發電廠和華歐集團共同投資建設的。華歐海水淡化技術在我國海水淡化應用和推廣領域處于領先地位,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目前已投入運營的3000噸/日低溫多效海水淡化裝置,是我國首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海水淡化設備,且所有設備全部自行研發設計、加工制造、安裝調試。
青島市黃島電廠承擔著全市近50%的發電任務,是典型的用水大戶,日用水量達到7000噸。據華歐海水淡化有限責任公司工程師姚野介紹說,華歐的3000噸/日海水淡化技術利用了發電機組低品位的蒸汽,制水成本相對低了許多。以鍋爐補充水為例,黃島電廠用地下水處理生成的補充水成本為11.38元/噸,在同樣條件下,利用淡化水制取鍋爐補充水成本為9.19元/噸左右,每噸可以節省約2.2元。姚野透露說,公司正在向國內海水淡化生產能力、低溫多效和反滲透海水淡化裝置的單機容量兩個第一邁進。
記者從青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得知,《青島市海水淡化產業發展規劃》已經實施。據悉,這個規劃是全國第一個城市海水淡化產業發展規劃。資料顯示,青島市將以海水淡化為突破口,帶動科技創新和相關產業的發展,最終形成應用——設備產業化——技術創新三階段相互促進的良性發展模式。2010年前,青島市將建設青島市政、青島堿業、黃島電廠等9處濱海海水淡化廠。形成20萬立方米/日的淡化能力,海水淡化產業總產值達到60億元,帶動機械制造、高分子材料、技術服務等行業產值增加200億元。到2015年,海水淡化能力達到40萬立方米/日,海水淡化產業總產值達到120億元,帶動相關行業產值增加400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