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007中的硬漢猛漢下崗,美國CIA真是一個奇妙的地方。
迪斯尼影迷們一次平常的聊天也許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簡單,在那些普通的句子背后也許就隱藏著情報人員
的信息交流。
科技和社會的巨大變化讓“007”不再是現代間諜的理想人選,情報部門正尋找的是那些外表上不會太引人注意,卻具有高素質并精通多種語言的新型間諜———21世紀的“008”。
改組后的美國CIA間諜背景五花八門
“9.11”事件至今,CIA共收到了10萬份求職申請,而在“9.11”前的十年間,全部的求職申請總共也只有6萬份,間諜已經成為美國年輕人心目中的熱門職業。但是,絕大多數符合條件的申請者年齡多在25到30出頭,清一色都是土生土長的美國白人中產階級,很少見到精通阿拉伯語、波斯語和普什圖語的“外語人才”———換句話說,他們并不是同伊斯蘭恐怖組織周旋最理想的人選,不太適應反恐“新形勢下的新要求”。
如今CIA特別重視招收非裔、亞裔和拉丁裔成員,還特意聘請顧問協助他們在大學和社區中尋找阿拉伯裔美國人或者中東地區出生的美國市民,這樣既可以保證被選者受過一定的伊斯蘭教育,又有一定的英語能力。
在CIA的2006年度“間諜培訓班”中,從性別比例來分,3/4的學員是男性,女性只有1/4;從年齡結構來看,班里一半人年僅20來歲,另一半人30來歲;將近70%的人來自海外私人公司,約30%來自本國軍隊。這些成員的背景也是五花八門:有職業運動員、有公司老板、也有出生于中東的美國公民、演員與律師,另外還有前海豹突擊隊隊員、某大報的戰地記者等。
軍情五處不再招收身高超過175厘米的特工
拿破侖曾經說過,一個被安排在正確地點的間諜能抵得過戰場上的兩萬名士兵。問題的關鍵在于,哪里才是正確的地點?與二戰和冷戰期間相比,使館舉辦的活動和酒店已經不再是間諜們發揮作用的主要場所。現在,任何一個發生政治沖突的或是具有戰略意義的地區都是間諜施展才能的舞臺。于是,中東重新成為各情報機構的必爭之地。對于隱蔽的間諜戰來說,阿拉伯世界就是他們的賭場。同時,那些曾經上演過恐怖悲劇的國家深受情報機構關注,如西班牙。
無論是在現實還是虛擬世界中,對于間諜適應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一個間諜需要能很好地融入周圍環境,做一個外表普通的人。據英國媒體披露,軍情五處已經宣布,不再招收身高超過175厘米的特工,為的就是不要太引人注目。看來,電影中的“007”都要被淘汰了。
特工們的基本任務是提供政府想要的有用信息
建立一個信息網絡最實用的辦法就是在當地招聘特工,因為有許多閑散的情報人員可以利用。那么,什么樣的情報才最具價值呢?全球化和各種威脅的不斷出現使得間諜獲取有價值情報的工作也日益復雜。如果在冷戰時代,最搶手的情報莫過于有關核武器的一切信息,現在卻不那么簡單了。情報專家伊西德羅。塞普爾韋達認為,“現在的施恐武器已多種多樣了,比如是能夠撞毀整座樓的飛機,在藥店里就可以買到的東西,以及各種能給一個地區經濟帶來影響的病毒。如此簡單的東西就可以造成如此巨大的損失”。
責任編輯:林彥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