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民群眾安居樂業是地方黨委、政府的重大責任,人民群眾對治安狀況的滿意度是檢驗領導干部政績的重要標準。在社會治安問題上不作為,就是對群眾利益的最大冷漠。
廣州是一座常住人口加流動人口達千萬的特大型城市,讓人民群眾安居樂業是各級黨委、政府的重大責任,給市
民安全感是建設適宜工作創業、適宜居住生活“兩個適宜”城市的重要基準線,人民群眾對治安狀況的滿意度是檢驗領導干部政績的重要標準。任何一個領導干部,在社會治安問題上不作為,就是對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最大冷漠,最大失職。
有人說,社會治安是“屢亂屢治、屢治屢亂”。我們一定要走出這個怪圈!拿流花火車站地區來說,作為廣州市區最大的人流集散地,一段時間來,“黑公話”、“黑找零”和“黑咨詢”泛濫,經過不懈努力和創造性工作,治安面貌實現好轉,現在每天服務旅客1.2萬人次,過往群眾的安全感大大增強。只要我們立足長治久安,建立長效機制,管理和服務就能越搞越好,不法分子可鉆的空子就會越來越小,有序、安全、文明、和諧的新形象就可以逐步樹立。
為老百姓保平安要舍得花錢。治安視頻系統建設還要加快,科技防控能力還有待全面提升。為老百姓保平安要多動腦子。像出租屋管理,基層創造出了不少新模式,什么“旅業式”、“捆綁式”、“小區式”,效果都不錯。今天看到的綠荷社區出租屋管理服務站,一間10來平方米的小房子,聯系著2000多出租屋、1萬多流動人員,電腦管理系統里每個外來人員的住址、身份證號碼、基本情況一清二楚。別小看這方寸之地,作用很大啊,它就是我們搞好社會治安的第一道防線。
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事關人民群眾根本利益,事關社會主義法制建設進程,事關社會和諧穩定大局。我們已經做了大量工作,還有大量工作要做;我們的工作已經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面臨嚴峻的挑戰和考驗;我們已經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但萬萬不可放松長期作戰的思想準備。要增強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憂患意識,使廣州真正成為一座秩序井然的城市、法治健全的城市、人民群眾安居樂業有可靠保障的城市。
——中共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朱小丹8月18日考察廣州社會治安工作時說
本報記者羅艾樺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