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海信”兩個享譽世界、并引領全國家電行業發展方向的品牌已成為青島最具影響力的城市名片,在兩個品牌背后
聚集形成的家電產業集群也以540億元的年產值排在了我市六大產業集群之首。“青島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家電制造基地。”市經貿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我市家電集群中規模以上企業有80多家,集群發展今年推出100個家電配套產品目錄并予以重點推介,力爭今年全市家電產業集群實現工業總產值700億元、工業增加值135億元。家電產業集群的王者霸氣撲面而來。
十秒生產一臺平板電視7月28日,在海爾平板電視生產車間,記者對“全國最大的家電制造基地”有了非常感性的認識,一臺臺平板電視半成品經過快速組裝后,成品如流水般下了生產線。海爾集團信息產品本部總工程師翟翌立告訴記者,海爾目前的流媒體平板電視生產線最快能10秒鐘生產一臺。
“目前家電市場的競爭靠的不僅是生產規模,更要依靠技術領先以適應消費者的需求。”翟翌立認為,以海爾為代表的青島家電產品占據全國市場20%以上的份額,成為全國行業排頭兵,主要是靠技術領先。如已經竣工投產的海爾100萬臺平板電視項目,實現的不僅是平板電視規模化的生產,還有在電視高端產品市場上確定的主導地位。因為流媒體平板電視已成為3C融合的最佳載體。海爾平板擁有的16項專利技術以及兼容1200P、1080P等高清格式,電視內置80G硬盤等數字信息裝備,滿足了數字網絡時代消費者對高清數碼家庭影音中心的需求。
“沒有對家電核心技術的深度把握,企業對產品就沒有發言權。”對于青島家電企業競爭力體現出來的技術因素,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俊昌一語道破天機。從某種程度講,海信所走的成功路就是一條技術創新路。海信創新集群模式是,每涉足一個新的領域,首先考慮的就是要在這個行業占據技術優勢,然后在技術中心成立研究所,推進該領域的技術研發與人才儲備,在技術、人才充分成熟之后,由研究所裂變成公司。通過技術支撐,于是有了令全國家電行業注目的“信芯”,有了公司的多媒體發展戰略。
集群發展沖擊“世界級”
雖然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家電制造基地,但距離青島家電產業集群發展所期待的目標還有很大的距離。據市經貿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將進一步完善家電產業集群鏈和零部件配套,加大家電及配套企業的技術創新力度,推動家電產業集群強者愈強。力爭到2007年,全市家電及配套產業銷售收入達到1500億元以上,家電產品本地配套率超過40%,其中核心配套件和主要元器件配套率達到15%以上。到2010年,青島市家電及配套產業銷售收入達到3000億元以上,家電產品本地配套率超過70%,其中核心配套件和主要電子元器件配套率達到30%以上。一句話,青島家電產業發展的前進目標是:世界級家電基地。
記者劉延青攝影報道
大項目齊頭并進
今年上半年,我市家電集群重點項目進展順利,完成投資8.5億元。海爾開發區新興產業園已引進國內外先進配套生產廠家14家,包括壓縮機及其零部件、電子部品、原材料加工等企業,預計總投資15億元,投產后將實現總產值50億元,到去年年底已有6家企業建成投產,今年上半年有8家企業建成投產。
臺灣瑞智空調壓縮機項目和臺灣春源年加工5萬噸精密硒鋼片的項目一期工程竣工投產。海爾年產100萬套分體式中高檔新型太陽能熱水器正加緊產業化研究。海信機卡分離有線數字電視一體機等項目加快實施,爭取年底竣工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