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術產業成為經濟增長重要一極
日前,國家科技部公布了“2006年度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名單,膠南市的
青島瑯琊臺集團、青島東佳紡機(集團)和青島環球集團名列其中,填補了該市在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領域的空白,也是青島市2006年度僅有的3家被認定企業。這是膠南市強勢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又一碩果。在膠南,高新技術產業始終被作為第一經濟增長點來抓,在“擴大增量、激活存量、提高含量”方略的指導下,膠南已經涌現出許多行業冠軍、龍頭企業,帶動整個行業活躍于國內外市場。
高新企業異軍突起
“擴大增量就是加大高新技術項目引進力度。”膠南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為了搭建招商引資的平臺,膠南市突出園區建設,先后啟動建設了海濱工業園、臨港產業加工區等工業園區,并在園區內著力引進高技術含量、高投資強度、高附加值的項目,較好地發揮了企業技術創新的集聚效應。
坐落在臨港產業加工區的東海藥業已將四個國家“863”項目實現產業化。從引進這一生物制藥項目至今還不到三年時間,膠南就建成了我國最大的也是惟一的微生態產業化示范基地。
此外,高新技術大項目不斷落戶,有總投資15億元的海爾(膠南)工業園,總投資12億元的年生產能力30萬噸的中鋁再生鋁項目,總投資50億元的浦華紫光德國國際環保產業園項目,總投資4億元年生產能力15萬噸的米達斯不銹鋼項目,以及世界500強之一的德國蒂森克虜伯集團獨資興辦的德楓丹風力發電項目等等。
據統計,2005年,膠南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1家,累計達到46家;研發認定高新技術產品93種,累計達到220種;列入國家和青島市重點新產品計劃27項。近幾年來,該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比重每年都提高5個百分點以上。
培育本土特色“大哥大”
在膠南的高新技術企業群體中,已經培育出許多響當當的本土行業冠軍。
提起有近40年發展史的明月海藻集團,膠南人一度曾淡忘了這家企業。如今,3項國家“863”項目課題、4項國家發明專利,加上新近落戶的國家海洋科研中心產業示范基地,助其成為世界上生產規模最大的海藻加工基地,海藻酸鹽生產能力居世界第一位。
以酒類起家的瑯琊臺集團在新世紀同樣煥發了生機。該集團董事長李悅明介紹說,瑯琊臺集團從2000年起走上自主創新之路,大膽涉足科技含量高,發展潛力大的衣康酸行業。據了解,該集團衣康酸的產量從最初的每年幾百噸增加到現在的上萬噸,已居世界首位,其與省食品發酵工業研究設計院合作開發的年產500噸D-核糖項目也已開工建設,投產后將建成中國最大的生物發酵產業生產研發基地。
傳統產業通過高新化“升級”
對于紡機、化工、食品加工、橡膠輪胎、造紙等傳統產業,膠南實施的則是“提高含量”,即加快傳統產業高新化,加快電子信息技術、先進制造技術、高效節能技術、清潔生產技術向傳統產業擴散與滲透。
為此,該市投入大量資金,積極實施一批工業重點技改項目,使現有企業在二次創業中實現設備、技術升級,以技術優勢再造傳統優勢,一些重點骨干企業新產品貢獻率已達到30%以上。
海王紙業以特種紙開發和包裝紙增量為重點,走“高、新、特”技術興廠之路,形成了包括文化用紙、工農業技術用紙、生活用紙和包裝用紙四大系列80多個花色品種的產品體系,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特種紙生產廠家之一;星火集團和東佳集團兩大紡機龍頭通過實施技改項目,帶動膠南成為全國最大的無梭織機生產基地……(馬芳
祁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