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島歷史上最早的天主教堂曾經與天后宮是鄰居 |
   這幅照片大約拍攝于1899年。當年拍下這幅照片的攝影師給這個畫面的注解是“中國廟·青島”,顯然,他的“中國廟”指的是
天后宮。然而,在這個展現19世紀末的青島天后宮及其周邊景象的珍貴照片里,我們隱約發現:在天后宮后,有一座看似像大廳建筑模樣的房頂上,插立著一個十字架,根據有關文獻判斷,這就是青島歷史上最早的天主教堂。    德國天主教圣言會應該是最早進入膠澳傳教的教會。早在德占初的1898年1月,魯南傳教區副主教福若瑟等三位傳教士一行就來到德軍膠澳占領區傳教,并為占領軍舉行了隆重的戰地彌撒。是年秋,圣言會中國傳教區主教安治泰又委派福若瑟到膠澳租借地為教會在德國“保護區”范圍內購買土地。然而,福若瑟的工作進展并不順利,總督府在購買土地問題上拒絕給予教會優惠。為此,安治泰氣勢洶洶地直接向德帝國總理投訴,聲稱:正是因為他的兩個傳教士被殺,德國才有借口占領膠澳,繼而把這里劃為租借地;而在租借地,當初起關鍵作用的天主教圣言會卻沒能得到任何好處。安治泰的投訴果然奏效,不久,他們就無償地得到了一塊用來建造教堂和會館的地皮。安治泰的投訴同樣也給信義會、同善會帶來了的好處,據1898年10月至1899年10月的德國總督府《膠州地區發展備忘錄》記載:“為了褒獎這三個教會對促進這個殖民地的文化生活方面所建立的功績,為了使其在保護區中國居民中的寶貴的工作得以持續進行,已將幾塊較大的地皮無償、無稅地贈送給了這三個德國教會。”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天主教圣言會在膠州灣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的確是舉足輕重的。
   在委托福若瑟到借地購買土地的同時,安治泰又派遣巴爾泰爾斯作為牧師進入租借地展開教會工作。巴爾泰爾斯到膠澳租借地后,首先在天后宮周圍租了一處房子作宿舍,然后就開始籌建臨時教堂。不過,巴爾泰爾斯租住的房子竟然是天后宮的用房,選擇的臨時教堂位置也是比鄰天后宮。巴爾泰爾斯的工作進展情況好像比福若瑟要順利得多,1899年的圣誕節到來之際,臨時教堂完全兼程并正式投入使用。
   這是一座抹了灰泥墻皮的普通建筑,整個教堂還算比較寬敞,有500個座位。每到星期天,租借地駐軍中的天主教徒和歐人教徒都會來這里作彌撒,這種情形,一直延續到1902年天主教圣言會會館在膠澳殖民當局無償劃給的那塊地皮上建成為止。
   另外,還應該一提的是:畫面前景的那座白色的房子,是德國膠州股份公司的臨時辦公地。該公司的冠名似乎已經告訴我們,它是隨著德國膠澳殖民地的誕生而誕生的。
   
下期期待:午山下的紅瓦房,把我們帶進了20世紀初的沙子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