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鲅登場:大鲅魚80元/公斤
昨天頭撥漁船到港沙子口,新魚迅速被搶空
昨天一早,春季鲅魚在沙子口漁港上岸,青島地區今年的鲅魚消費“汛期”正式開始。由于今年的“鲅魚之禮”包裝宣傳得力,大鲅魚的價格被炒到了80元一公斤。
頭撥到港6噸多
昨天上午,沙子口漁港早已人頭攢動。船老大、附近的漁民、海貨批發商以及市區的不少準備嘗鮮的市民都聚集到這里。出海捕撈鲅魚的漁船昨天一早已經到港,記者見到了繁忙的交易場面,不少市民把人民幣塞到漁民手中就急急忙忙地就往車上搬。
沙子口漁民常立寨告訴記者,這次到港的鲅魚有6000多公斤,而且和往年相比,大的鲅魚多,單條超過兩公斤的鲅魚有1000多公斤,其中不少都在三四公斤以上,這是漁民從200多海里以外的黃海海域帶回來的。
鲅魚價格被炒高
今年鲅魚價格被炒高,而且越大的越貴。昨天,記者注意到,到港的鲅魚按單條重量計價格來算,1公斤到1.5公斤的30元左右,2公斤以上的50元左右,3公斤以上甚至被炒到了80元。
但是據估計,隨著出海捕魚船只近日集中返回,估計鲅魚價格將會逐漸低落,市民可在“五一”前后購買嘗鮮。
為提身價精包裝
據了解,今年沙子口街道辦事處的沙子口山海休閑游以“傳承孝道”為切入點,對沙子口的鲅魚進行了統一的包裝和品牌化推廣,在市內主要商場推出了“鲅魚之禮”,記者看到,經銷商還在包裝上做起了文章,用保鮮袋包裹后,再用統一的印刷精美的紙盒包裝,方便保存和攜帶。沙子口當地的各家飯店還特別推出了鲅魚美食節、民間鲅魚烹飪大賽,也想從紅火的鲅魚經濟中分得一杯羹。(記者
王哲)
■相關新聞
送鲅魚的傳說
老青島人都知道,每年春季魚汛初到時,女婿都要登門給岳父岳母送新鮮鲅魚,此風由來以久,年年如此,已成習俗。可這風俗從何而來,記者就此咨詢了市民俗博物館研究室主任張淑臻。
據介紹女婿給岳父岳母送鲅魚的習俗是有起源的。島城開埠之前,在民間流傳這樣的故事,有一個父母雙亡名叫小伍的孩子,被一位老人收養,收養他的老人后來將女兒許配給小伍為妻,有一年春天老人突然病倒,垂危之時想吃鮮魚,可天公不作美,天天刮大風,小伍冒著生命危險出海了。女兒守在母親的身邊不停地說:“娘啊娘,你先別咽氣,小伍一會兒就回來了。”老人聽后點了點頭:“好孩子,難為小伍了,罷了,罷了……”話沒說完老人就咽了氣。就在此時小伍拿了一條大鮮魚跑了回來,可老人已經去世了,夫妻二人悲痛欲絕,抱頭大哭,只好把鮮魚做熟后供在了老人的靈前。
從那以后,小伍夫妻每年都要在老人的墳前供上這種初春剛捕到的大魚,并按老人死前口中念叨“罷了,罷了”為這種魚起名為“罷魚”,即現在的鲅魚。此事傳開后,人們從小伍的經歷中得到啟示,那就是,老人能吃的時候,一定要讓老人吃夠,老人想吃的東西一定要讓老人吃上,尤其是春天的鲅魚。于是,春天送鲅魚孝敬岳父岳母就這樣積久成俗,流傳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