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宛霞 通訊員陸國鴻報道
昨日下午3點45分,從K106次列車十車廂走下一位面色憂郁的女大學生。盡管三個月以來,她一直靠在西站附近的餐館打工和當保姆謀生,可當她看到了久別的父母時,仍一言不發,面無表情。
高考失利
少女患上憂郁癥
“她2001年高考落榜后壓力大,我們沒有及時和她溝通;她感情受挫,我們還給她施加了壓力。”昨天,在北京西站公安段,因患上憂郁癥而離校出走的女大學生馬欣的父親感嘆。
今年22歲的馬欣現就讀于天津某大學,中考時的成績位居全縣第8名。可進入高中學習后,一場感情漩渦讓她初嘗挫折,受挫后她學習成績直線下降,在2001年高考落了榜。
馬欣的父親告訴記者,高考失利后,她覺得原來學習差的學生都超過了自己,開始躲避原來的同學,逐漸不再與外人溝通。2002年,受自卑心理影響,她勉強考上了天津的某大學,更不與父母溝通和交流。
多次離校險被校方開除
上大學后,馬欣不能安下心來聽課,隨身攜帶的財物也總是丟三落四的。她經常沒有原因的離校外出,甚至長達數日不歸,此時的馬欣已患上了憂郁癥。2003年10月,校方欲根據馬欣的表現勸其退學。家長多次求情并讓馬欣寫了保證書后才保留了學籍。
今年1月13日,本應放寒假回家的馬欣來到北京西站,準備轉車回家,隨后馬欣失蹤了。
女大學生隱姓埋名
餐館打工
2006年2月3日,在北京西站徘徊的馬欣遇到了河南省焦作市的農民薛某。“當時我正在西站地下室招攬旅客住宿,看到馬欣,覺得她挺可憐的,就給她介紹了工作。”馬欣后來一直在西站附近的旅館、飯館打工。后來,薛某又將她介紹到了安徽幫助其朋友照顧小孩,她一直告訴薛某自己是被父母虐待。
3月22日,久盼女兒未歸的馬欣父母向北京西站公安段報了案。
取錢銀行錄像助民警破案
“在馬欣失蹤期間,她父母一直往她的銀行卡里打錢。我們調查發現她的農行儲蓄卡內的錢兩次被人取走,通過錄像發現取錢的并不是她本人。初步判定可能是拐賣。”西站鐵路民警介紹。“在兩次銀行監控錄像中取走錢的均是一個20余歲的瘦弱男子,我們把目標定在了西站附近活動的社會人員和前來取錢的這名‘嫌疑人’。”
找到了薛某,民警也就找到了馬欣,民警才發現這并不是一起拐賣案。
“薛某和我們一起接回了馬欣。”辦案民警介紹,“我們發現,馬欣戒備心理很重,警惕性特別強,難得的是薛某取得了她的信任。”
責任編輯:王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