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4月8日專電 (記者 仇琳)
衛生部近日印發《衛生部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與人類精子庫校驗實施細則》,明確規定每位供精者的精液標本不得使5名以上婦女妊娠并分娩,同時嚴禁任何形式的商業化贈卵和供卵行為。
《細則》要求加強人類精子庫對外供精的管理,嚴禁以科研或其他任何理由向未經審批的人類
輔助生殖技術機構提供精液標本;制定統一的資料收集和信息反饋內容,全面、詳細、及時掌握所提供精液標本的去向、用途、使用情況等信息。
衛生部明確規定,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機構和人類精子庫應加強聯系和溝通,及時反饋相關信息,建立一套切實有效的監控機制,嚴格做到一次提供給用于實施供精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的精液標本不得超過5人/份,一次提供給用于實施供精人工授精技術的精液標本不得超過8人/份。
衛生部強調,未經審批同意,禁止任何機構實施同卵技術,贈卵者僅限于接受人類輔助生殖治療周期中取卵的婦女。為保障贈卵者的切身利益,應當在其每周期取成熟卵子20個以上,并保留15個以上的基礎上進行贈卵,并且在贈卵者對所贈卵子的用途、自身權利和義務完全知情同意的基礎上進行。
《細則》規定,嚴禁任何形式的商業化贈卵和供卵行為。對實施贈卵技術而獲得的胚胎必須進行冷凍,對贈卵者應在半年后進行艾滋病抗體和其他相關疾病的檢查,獲得確定安全的結果后方可解凍相關胚胎。
截至2006年3月31日,衛生部共審核批準了64家機構開展人類輔生殖技術,7家機構設置人類精子庫。對未經審批擅自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機構,各衛生行政部門將進行嚴格的清理和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