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考察后的匯泉灣海水浴場一片寬闊的沙灘,一排原始的草棚屋,一條動感的弧線,劃出了一個美麗的海灣。這就是二十世紀初的匯泉灣海水浴場。 這幅照片(如圖),大約拍攝于1904年,記錄了上個世紀初位于奧古斯特·維克托利亞灣(今匯泉灣)的海水浴場。從照片上可以看出
,這是個冬天,偌大的浴場,幾乎看不見人影。 海水浴場的興建,源于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歐洲浪漫運動。那時的城市貴族們,把到海邊享受陽光、沙灘和海水,當成與大自然的親密結合,古銅色的肌膚成為時髦貴族的身份象征。
19世紀末,日爾曼帝國的利船撞開了膠州灣的大門,殖民文化也隨之滲透到了青島并繁衍生息。作為舶來品的海水浴場,也因殖民者“親近大自然”的需要,誕生在被日爾曼人稱之為奧古斯特·維克托利亞海灣的匯泉灣畔,這里或許是中國最早出現的海水浴場。
最初的海水浴場,僅有幾間臨時搭建的茅草屋和簡易木板房,真正顯露近代海水浴場模樣的時間是1901年。從這一年起,日爾曼人以其遠東殖民地的海水浴場為招牌,開始在世界范圍內推介、宣傳他們“模范殖民地”。翌年便有泳客慕名而來。據德國《膠州地區發展備忘錄》記載:“1902年夏季,青島第一次接待了外地來的一批泳客。他們主要來自上海和天津,全家同往,在青島休養數周,并利用機會積極進行游泳。在奧古斯特·維克托利亞海灣的沙灘上已搭起了近三十座更衣室,在游泳季節里,特別是在舉行海灘音樂會的時候,這里顯得分外熱鬧。可以期望,今后幾年青島在這一方面還要得到發展,何況除了海水浴之外,這里也提供了去青島遠郊區野游的良好條件,那里的景色(嶗山、珍珠山一帶)是東亞其他地方所不及的。”正如上個年度的《膠州地區發展備忘錄》所預測的,1903年夏季來臨的時候,更多的海內外泳客聞名前來。然而,1903年的夏天,對于這個剛剛問世的海水浴場而言,最重要的意義是經受了一次嚴格的檢驗,而這次檢驗的結果,讓這個浴場真正走向了世界。
在這一年夏天的游客中,最令人們關注的是來自東亞各地區的醫生。這些醫生,與其說是游人,不如說是衛生檢查人員更準確。在海水浴場,他們不僅享受陽光和沙灘,還仔細地檢測了浴場水質和衛生情況,認真考察了浴場的地理環境。最后,這些醫生們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整個中國沿海地區,乃至其他東亞沿海,再也沒有這樣優良的游泳和療養地了。
醫生的結論是真實的,醫生的結論也是權威的,醫生的結論也是最具廣告效應的。在以后的幾年里,每逢夏季,數倍增長的游客蜂擁而至,以致于許多人在離開這里前已預訂了明年夏天的房間。吳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