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戲:lady AND THE
吻戲:從這里到永恒
吻戲:蜘蛛俠
新浪娛樂訊
據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NBC)報道,接吻是電影中最常見的鏡頭之一,但哪些是“經典之吻”呢?是《卡薩布蘭卡》、《亂世佳人》還是《泰坦尼克號》迪卡普里奧和凱特·溫斯蕾的船首之吻?有人認為,更值得回味的其實二人在汽車中的那場激情戲和迪卡普里奧為裸露上身的凱特畫像那場戲。
電影中的親吻場景很少推動情節的發展,反而經常標志著情節的結束。親吻是我們所期待的,但隨著情節的進一步展開,它不得不停止,就像舞蹈中的一段插曲一樣。如果問人們最喜歡的是哪一個舞蹈,可能很多人回答不上來,一臉的茫然。
電影中接吻的樣式實在是太多了。很早以前,好萊塢就熟練掌握了如何展現完美的接吻,并形成了一種廣為接受的模式:女士的胳膊通常要繞著男士的脖子,男士的胳膊則摟著女士的腰,身高還要比女士高出4到8英寸。有人稱其為“好萊塢式接吻”,而且一貫如此。其實,好萊塢也經常對吻戲做一些手腳,給觀眾制造一種不理想的感覺,這樣反而更容易吊起觀眾的胃口。
狂亂之吻
兩個人彼此需要,彼此渴望,彼此希望融合,但經常因為某些因素不得不分開。他們的曖昧關系通常是不合法的。在影片《卡薩布蘭卡》中,力克和伊爾莎(分別由亨弗萊·鮑嘉和英格麗·褒曼飾演)必須考慮可憐的戴綠帽子的維克多·拉茲洛的存在。他是一個偉大的戰爭英雄。為了他,二人不得不放棄他們之間的愛情。
在影片《亂世忠魂》中,米爾頓·沃爾登中士和卡倫·福爾摩斯(分別由蘭卡斯特和克爾飾演)同樣遭遇了戴綠帽子的人物——軍隊中的重量級人物達納·福爾摩斯。顯然他沒有人們認為中的那么杰出,他是沃爾登中士的長官,至少在軍隊是這樣的。片中的吻戲讓我們流連忘返,沙灘、海浪沖擊著我們的視覺神經。這是好萊塢的一次經典之吻,“濕濕的氣氛”和“俯臥的姿勢”成為兩大殺手锏。永遠不要低估它們的力量。
上面兩個接吻場景中,影片中的男士表現得酷味十足,雖然魅力足以使女性融化,但他們同時也變得異常絕望。最近一個極好的例子就是《斷背山》。分開4年后,杰克和恩尼斯再次相遇,相互擁抱讓他們發現,雖然4年過去了,但二人的感情仍然沒有改變。為什么這場吻戲如此令人難忘呢?因為這樣的接吻太出人意料,太刺激,而且主人公冒著極大的風險。
親吻經常是交融著愛與恨的復雜情感,然而好萊塢卻經常“愛”藏在地毯下面,而讓“恨”成狂亂之吻的一部分。想想看,我就是我,我因為自身的存在感到幸福,但因為你的出現,讓我產生依戀,讓我變得神經緊張。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最喜歡的狂亂之吻出自《風云人物/美妙人生》中喬治·貝利和瑪麗·漢斯(分別由詹姆士·斯圖爾特和唐娜·里德飾演)之口。
愚蠢的薩姆·溫賴特泄露了二人的關系。喬治知道,如果吻了瑪麗,他就要為其放棄一切。在這個可憐的小鎮,他可能最后一次彈掉鞋子上的灰塵,最后看一眼這個世界。這樣做簡直太瘋狂了。斯圖爾特是一名異常聰明的男演員,他巧妙地展現了人物心中的憤怒,他吻了瑪麗。隨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他們走到了一起。如果接吻的場景發生在性關系之后,他還會那樣幸福嗎?他們還會相愛嗎?或許他會想:“我究竟做了什么?”
雨中之吻
在好萊塢影片中,雨經常在接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幫助展現劇中人物激烈的情感——如同暴風雨般得以釋放。它同樣利用了上述“濕濕的氣氛”,這也是我們期望看到的接吻的樣子。好萊塢同樣為長相帥氣的男主人公準備了緊身衣——這樣的場景實在是太多了。
雨中之吻通常都是狂亂之吻的附帶產品。在影片《證人》中,約翰·布克和雷切爾·拉普(分別由哈里森·福特和凱利·麥吉麗絲飾演)的情感最后在風暴中爆發,盡管雷切爾已經和喜歡檸檬水的丹尼爾·霍赫萊特納訂婚。最近3部比較有特色的雨中之吻影片包括《賽點》、《寫我情真》和《蜘蛛俠》。在《蜘蛛俠》中,我們的大英雄倒掛著身子與瑪麗·簡接吻。每個人都會記住這段場景,它有些特別,倒掛身體的男士畢竟不多見。為了討好觀眾,好萊塢盡量采用多種多樣的接吻方式。
著名的雨中之吻影片還有《第凡內早餐》。這部片子改編自杜魯門·卡波特的小說,它是一部沒有性的愛情故事,或者說沒有性出現的可能,基本上都是杜魯門自己在講述。小說中有這樣一段描寫:“赫本”找不到自己的貓(后來找到了),抱怨說:“它可能永遠不會回來了,一個人只有失去的時候才懂得珍惜,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的嘴唇很干,如果我的生命希望它如此,我不會弄出一點唾液。”好萊塢還是比較善良的,慷慨地獻出一場雨、一個吻、一個幸福的結局。雨中之吻彌補了相愛的痛苦。
粗暴之吻
在女權運動興起之前,好萊塢曾為我們展現過很多粗暴之吻。在約翰·福特的《蓬門今始為君開/平靜的人》中,肖恩·桑頓與紅發女郎瑪麗·凱特·德納赫(分別由約翰·韋恩和莫林·奧哈拉飾演)之間的粗暴之吻,永遠是不變的愛爾蘭方式:拽著她的肩膀,拖進小別墅,吻她。
在影片《ET外星人》中,我們的外星朋友注視著電視中的接吻畫面,在伙伴艾略特身上付諸了實踐。這次粗暴之舉贏得好萊塢經典之吻的稱號,有點像艾倫·萊德為了親吻高個同學而必須站在盒子上。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對好萊塢之吻進行了一次升級。
最經典的粗暴之吻之一出現在影片《岸上風云/碼頭風云》中,當時的特里·麥羅闖入住在修道院的純潔的伊迪·道爾的房間(分別由馬龍·白蘭度和伊娃·瑪麗·圣飾演)。特里對伊迪兄弟的死負有責任,深受良心的困擾,然而又不愿放棄對伊迪的愛。當伊迪承認自己愛他時(“我沒有說過我不愛你……”),他把伊迪靠在墻上,吻了她,隨著音樂的停止,他們慢慢的從墻上滑下。音樂的戛然而止是不錯的拍攝手法,在大部分接吻鏡頭中被反復使用。但一個真正美妙的吻是會讓一切都停下來的。
粗暴之吻在升級嗎?在影片《洛基》中,洛基也把純潔的艾德里安(分別由席維斯·史泰龍和塔里亞·希雷飾演)靠在墻上強行索吻,身體也是向下滑行,但洛基的步步緊逼的確比白蘭度更為粗暴。洛基利用接吻說服艾德里安鎮靜,但這個場景實際上更令人生厭。他的舉動早有預謀,他的行為已不再是洛基本人。有人也提出這樣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為什么敏感的行為總不會讓人發怒?為什么不經考慮的粗暴有時感覺起來更加清白?
所有精彩的粗暴之吻已經跑到哪里去了呢?最近就有一個極好的例子。一名男演員強行親吻了一名女演員,但卻沒有一點愛的成分。這個場景沒有在電影中出現,反而發生在奧斯卡頒獎禮上,當阿德里安·布勞迪獲得最佳男演員大獎時,采取的慶祝方式是任何高度興奮的男士都會采取的方式——親吻像哈莉·貝瑞這樣漂亮的姑娘。不知道貝瑞對此作何感想呢?
女士主動之吻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逃亡/江湖俠侶》中由勞倫·巴爾考飾演的逃亡的斯利姆。這位女士不但讓觀眾知道如何打口哨,而且還展示了自己更絕的舉動——躺在波吉特的膝蓋上,吻了他。
波吉特笑著說:為什么要這樣做?
斯利姆:我想知道自己是否喜歡?
波吉特:答案呢?
斯利姆:目前還不知道。
在另一次親吻中,波吉特吻了她的背。她最后站了起來,斜斜地看了波吉特一眼說:“有你在感覺真好!”
在影片《摩洛哥》中,瑪琳·黛德麗溫柔的親吻女顧客,而后還送上一個觸帽禮表示感謝;在影片《危險性游戲》中,莎拉·米歇爾·蓋拉和塞爾瑪·布萊爾也曾親密接觸。然而,我們可能期待看到更多后女權主義者的親吻樣本,因為女性已經獲得了很大解放。但現實情況顯然不是這樣,女性之間主動的親吻越來越少,女性采取主動的親吻也是罕有發生。男人女人現在已經很平等了,為什么還是這樣呢?多么令人惱怒的事情!
當然,好萊塢還有其他一些接吻類型,比如《小姐與流氓》中的卡通之吻、《教父續集》中死亡之吻和《畢業生》中安妮·班克羅夫特吞云吐霧的滑稽之吻。在影片《雨人》發生在電梯中的一段場景中,由瓦萊麗·格林納飾演的蘇珊娜親吻了雷蒙德,達斯丁·霍夫曼當然也沒有幸免于難。某些男士是知道該如何應付這種局面的。
電影中也時常出現完全怪誕的接吻場面。最近的例子包括《當哈利碰上莎莉》中的布蘭達之吻、《迷失東京》中的布雷特之吻、《一吻定江山》中的凱利之吻和《公主新娘》和《歌聲滿人間》中的埃里克之吻。請不要忽略一點,吻戲也是電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影片《美人計》中,英格麗·褒曼和加利·格蘭特飾演一對夫婦,但很多時候這對夫婦都是由一個人組成。兩分半的親吻著實讓我們感受到什么是溫柔,什么是饑渴。如果你也有這樣的享受機會,一定非常美妙。
驚叫之吻
很多時候,在影片還沒有開始前,我們就知道哪個男演員會和哪個女演員會接吻。影片也的確如我們所愿,而且絕大多數時候都是,他們飾演的人物知道會發生什么,也希望那樣發生。接吻只是某些正在進行的事情的頂點,但最經典的電影之吻同樣可以改變劇情的發展。
在影片《費城故事》中,特蕾西·勞德(由凱瑟琳·赫本飾演)正打算與愚蠢的喬治·基特里奇結婚,在婚禮舉行的前夜,她喝醉了,稀里糊涂的向記者麥克·寇勒(由詹姆士·斯圖爾特飾演)賣弄風情,不但取笑他,還稱呼他“教授”。
麥克用他熟知的最好的方式封住了特蕾西的嘴。“天哪”是特蕾西對第一個吻的反應,第二個吻時卻變成了“真見鬼”。第二天早上,婚禮取消了。奇怪的是,她和另外一個男人結婚了。其實也沒有那么奇怪,那個男人正是她的前夫(由加利·格蘭特飾演)。
類似這樣的情節也發生在《婚禮歌手》中,朱利婭(由德魯·巴里摩爾飾演)正打算與同樣愚蠢的格倫結婚,但在堂妹的唆使下,她和婚禮歌手羅彼·哈特(由亞當·桑德勒飾演)排演起婚禮之吻,他們逐漸身陷其中,二人的生活就此改變了。在影片《危險年代》中,雅加達記者蓋伊(由梅爾·吉布森飾演),與原定返回英國的外交官吉爾·布賴恩特(由西格妮·韋弗)開始了一段曖昧的關系。在一次時髦的聚會上,蓋伊將她從令人討厭的老男人那里搶走,后在陽臺上吻了她,懇求吉爾與他一起離開。吉爾開心的說:“我現在還不能和你一起走,所有人都在雅加達呢……”蓋伊又一次吻了她。但吉爾的聲音突然變得嚴肅而低沉。她說:“一周內我就離開這里了。”本打算獻上第三個吻的蓋伊聽后轉身離去。沒想到的是,汽車還沒發動,吉爾卻已經坐在了乘客席上。(楊孝文
任秋凌)
責任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