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經意間,一本不起眼的小書在北京、上海、深圳、青島等中心城市的小學生中悄然流行開來。由一位不知名作者創作、青島出版社出版的《超級六班》上市僅一個多月即兩次加印,在北京圖書大廈、王府井新華書店、青島書城等大中型書店的銷量甚至超過了一些名家和暢銷書作家的作品。這是一本怎樣的書呢?它為什么會受到
孩子們如此的厚愛呢?日前,本報記者采訪了本書的責任編輯梁唯。
據梁唯介紹,《超級六班》的作者劉克勤是一位有著20多年執教生涯、深諳兒童心理的優秀教師,并多年從事兒童文學教學研究,雖無文學創作經驗(本書為其小說處女作),但由于整天泡在孩子中間,有著極為豐富的生活閱歷,對少年兒童心理體察入微,因此作品生活氣息極濃,加之作者有著較好的文學素養,文筆流暢、優美,使得作品可讀性極強,極易在少年讀者中產生共鳴。作為一位成長中的少年的母親,母親情懷使在這部關注少年心靈鑄造和人格建設的成長小說中,沒有采取居高臨下的全知全能的視角,而是以第一人稱--成長中的劉天天(其原型正是作者的兒子)的視角來觀察、感受、思考發生在他周圍的一切,顯得平等而親切。同樣作品沒有以某一個單一的主題為核心,而是采用散點透視的方法多角度全方位在不同聲色潛移默化中指向人格構建和心靈塑造。同時,作為一個有著幾十年教育經驗的大教師(曾獲曾憲梓教育基金會"優秀教師一等獎"、全國師范學校語文課堂教學比賽一等獎,為武漢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武漢市特等勞動模范),她的目光又穿越了純粹的母親情懷,關注那些決定少年成長的核心品質,像勇敢、機智、活潑、幽默、勤奮、俠義等等。當誠實、善良、愛國等一些品質已逐漸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淡出的時候,作為一部教師的作品,《超級六班》對其作了異乎尋常的強調,當然這種強調也帶有作者慣常的幽默和機智。
就作品的主題而言,其核心是關注少年的成長,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心理、人格都積極、健康,小有叛逆,卻并不劍走偏鋒,沒有變態、扭曲的現象,與主流的價值觀念和教育理念并無沖突,也易于被老師和家長接受。還有一點特別應該指出的是該書是一部"后兒童文學"(或"前青春文學")作品,其主要讀者群從年齡上講是介于楊紅櫻的讀者和韓寒、郭敬明的讀者之間的那一撥孩子(大約12----14歲),供這一年齡段讀者閱讀的作品目前還沒有真正在全國叫得響的,《超級六班》的推出,也算生逢其時,填補了空白。北大教授、著名學者、當今最有影響的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對本書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并親自作序。同時,我社也對其進行了經心打造、包裝,封面設計、內文裝幀、文字加工都臻上乘,這也使該書暢銷成為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