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省建設廳獲悉,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契機,今年山東將加大對農村“路水電醫學”的投入,全省將改造農村道路8000公里、中小學危房100萬平方米,自來水普及率達到70%。省財政還準備拿出1500萬元,對村莊規劃和村莊整治試點進行補助,市縣兩級同時按比例配套。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規劃先行
。目前全省城市規劃區外的7.7萬個村莊中,有1.7萬個從未編制過規劃,4.9萬個村莊的規劃已經過期。根據安排,2007年要完成建制鎮規劃,2008年以前完成中心村規劃的編制,要特別重視沿邊、沿路和沿河地區的村莊規劃建設,盡快改變我省魯蘇邊界等地區村莊的落后面貌。目前全國千強鎮我省只有49個,而且排名較為落后,要按照工業向園區集中、農民向城鎮集中、居住向社區集中的原則,提升小城鎮的產業集中和人口集聚功能,發揮其在農村城市化進程中的拉動作用。
據了解,村莊整治的著力點將放在改善農民生活條件上,引導和推動農村地區逐步實現居住社區化、廁所水沖化、廚房燃氣化。整治后的村莊,要努力達到村容整潔、路面硬化、飲水達標、廁所衛生、塘渠清潔、垃圾收集、住房適用、設施配套、村風文明的目標。省里考慮,要把現有的全國重點鎮和省級中心鎮全部作為試點鎮,從東中西部選出1000個中心村作為試點村,分期分批有步驟地開展試點工作,通過幾年的努力,建設改造成布局合理、經濟繁榮、設施配套、環境整潔的生活社區,省政府將制定標準,對考核合格的村鎮授予相應的榮譽稱號。村鎮改造不搞強迫命令,要考慮農民的承受能力和實際需要,充分利用現有的房屋和設施,改善農民最基本生活條件。對將來要逐步撤并的村莊,公共財政和村民不進行大的投入,避免造成浪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