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昨天從市發改委了解到,為了進一步提高全市高新技術產業整體水平,今年,我市將在研究出臺《2006年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指導意見》的基礎上,全力實施多項新舉措,努力完成推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六大新任務。
據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去年,我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全市完成高新
技術產業產值1857.3億元,比2004年增長35.5%,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上升到43.22%,進一步提高了高新技術產業在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先導性、戰略性支柱產業地位,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對經濟總量增長和結構提升的作用進一步突出。
為了進一步提高全市高新技術產業整體水平,近日,市發改委在研究出臺《2006年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指導意見》的基礎上,提出了今年推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六大新任務:
提升信息產業的國際分工地位。以芯片設計為突破口,基本掌握集成電路核心技術,重點發展芯片設計業;開發生產包括手機和基站在內的新一代移動通信設備、下一代互聯網終端設備等關鍵設備,促進和帶動國內下一代網絡產品和關鍵設備的產業化;開發生產智能化、環保型信息家用電器,促進傳統家電實現數字化、網絡化、低能耗;發展應用軟件和各類嵌入式軟件,開發應用特定領域操作系統。全市信息產業產值達到1400億元以上。
培育并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整合優勢資源,爭取國家認定我市國家級海洋生物產業基地。重點發展海洋藥物、海洋功能食品和化妝品、海洋生物新材料、海洋生物酶和海水養殖優質種苗,全市新興海洋及生物產業產值增速提高到20%以上,爭取突破200億元。
做大做強新材料產業。研究開發節能、長壽命、輕量化、環保型高分子材料及復合材料制品;開發具有高強、耐磨、耐高溫、耐腐蝕等特性的特種用途的鎂合金等新型金屬材料及其制品,建設國家級的鎂合金生產基地;推進納米材料制備及其應用。爭取鋁合金拉伸板、塑料合金等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新材料產業實現產值300億元以上。
提高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建設青島國家海洋科學研究中心,爭取總投資5億元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遠洋綜合科考船項目落戶我市,鞏固我市在海洋科技方面的國內領先地位,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積極推動國家深潛基地項目進展,推動海洋資源開發利用體系進一步完善。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爭取國家對頤中煙草、黃海橡膠的創新能力項目給予資金支持,使我市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的受支持率達到80%以上,全面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爭取國家對平度、萊西農業龍頭企業信息化項目,海爾、海信產業升級和信息關鍵技術項目,面向中小企業的第三方物流平臺項目給予支持,發揮信息化對工業化的帶動作用,加快信息技術向傳統產業的滲透,改變傳統產業的生產和管理方式。
發展以信息化為代表的高新技術服務業。積極推進高新技術與傳統服務業的相互融合,運用高新技術不斷提高金融、物流、郵政、文化、教育、衛生、旅游等傳統服務業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推動傳統服務業向現代化、專業化方向發展。提高面向社會公眾的教育、科技、金融、財政稅務、醫療保健、房地產、文化、社區服務等領域的信息化水平;建設數字社區、網絡家庭,形成全新的智能、健康、文明的城市文化。
。ū緢笥浾 劉芳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