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要抓住重點扎實推進 新華社評論員
胡錦濤總書記在14日開班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專題研討班上的重要講話,系統闡發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認識和處理好的重大關系,為全黨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指明了方向。各地、各有關部
門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胡錦濤總書記講話精神,全力以赴落實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任務。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項長期的歷史任務,需要經過長期的艱苦努力。這就需要我們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統籌安排、科學規劃,區分輕重緩急,突出建設重點,分步實施,扎實推進。中央領導同志強調這項工作不搞“一刀切”、不強迫命令,而要廣泛聽取基層和農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尊重自然規律、經濟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意義。各地區、各部門要認真總結和吸取以往農村工作中的經驗教訓,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的要求,確保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經濟建設是一切建設的物質基礎,而生產力落后、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弱是當前農村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首要任務是全面加強農村生產力建設。要針對制約農村生產力發展的突出問題,抓住關鍵環節,采取綜合措施,加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建設,加快農業科技進步,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轉變農業增長方式,促進農業生產穩步發展。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心任務是加快促進農民增收。農村的落后,主要在于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城鄉收入差距擴大。因此,在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的同時,要廣辟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的途徑,形成多種渠道和方式的農民增收長效機制。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主體是億萬農民。只有充分尊重農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尊重農民群眾的首創精神,廣泛聽取農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才能充分調動農民群眾投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創造性,完成這一歷史任務才能擁有強大和堅實的群眾基礎。因此,必須以村民自治制度為基礎擴大農村基層民主,健全村務公開制度,開展普法教育,確保廣大農民群眾依法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一項重要任務是促進鄉風文明。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它必然要求深化農村現有管理體制和機制的改革和創新,包括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投入機制,改變城
鄉二元結構的發展機制,改革經濟社會管理方式,健全促進農村基層民主政
治建設的治理機制等等。但是,這些方面的改革和創新,都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體制,全面增強農業和農村發展的活力。(據新華社北京2月15日電)